造船

造船泛指建造改装各类船舶重工业活动,一般是在一種專業設施造船廠裡的或船塢中進行。造船本身應用的科技十分廣泛,從船身到引擎的使用,造船技術可以分為幾大類,包含船體(或稱載台,此部份以基本設計及結構設計為主,依材質可再細分為船、鋁合金船、船、水泥船、木船、皮革船、塑膠管筏等)、上层结构、艤裝(如電子設備、航儀、家具、主機以外其他設備等)、輪機(船用热燃发动机,如蒸氣渦輪機燃氣渦輪機柴油引擎核子反應爐等)及電機

造船

造船工程是在有記錄的歷史之前的一種專門職業。建造船隻和船隻修理是商務和軍事的混合工業,泛指為「海事界」,故英文為naval architecture,而不是shipbuilding engineering。拆船工業是將船隻拆毀的工業,也是一門專業學問,大部份的船隻廢料皆可循環再用(泛指鋼鐵船隻),甚至也有沉船打撈回收的[1]

歷史

考古學證據表示,人類大概至少於6萬年前已經學會造船,利用小船從東南亞由海到達了新幾內亞,當時是在冰河時期期間,海洋較淺且海島之間距離更短。(參見巴布亞紐幾內亞歷史)

古埃及的考古发现,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埃及人已经知道如何将木板组装成大的船体。

中國在六朝時船艦已能進行遠洋航行。《太平御覽》卷七百六十九引《南州异物志》記述中國在六朝時期的造船技術:“外域人名船曰舶,大者長二十餘丈,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閣道,載六七百人,物出萬斛。”《荆州記》亦載:“湘州七郡,大盤艑之所出,皆受萬斛。”

现代造船业

现在,韩国[2] 、中国、日本占据了全球造船业的绝大部分。

全球造船业排名(2015)
排名国家造船总吨位(千)[3]新订单市场份额[4]
1 中华人民共和国25,16038%35%
2 23,27035%21%
3 日本13,00520%27%
4其他國總合5,0007%17%

台灣船舶產業以船舶噸位數統計,排名世界第11名,佔有噸位比率百分之2.62;以交船數量統計,台灣在2016年排名世界第5,佔有率百分之0.7;台灣製造的遊艇市佔率排在世界第7名。[5][6]

参考资料

  1. . [2024-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7).
  2. 李彥瑾. . MoneyDJ. 2021-07-07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6).
  3. . [2017-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4. . [2017-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5. 陳豊霖 總經理. (PDF).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 2016-07-18 [2018-08-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9-13).
  6. 陳宗慶. . 工商時報. 2017-05-25 [2018-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