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赛钦
阿克赛钦地区是中印边界西段的一个争议地区,位于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目前大部分地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印度宣称对其部分地区拥有主权。在行政区划上,大部分地域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管辖,南部小一部分归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管辖。[1]印度方面则将其认定为拉达克的一部分。[2][3][4][5][6]阿克赛钦地区总面积4万2685平方公里,其中争议地区约3万平方公里,佔中印西段边境争议地区总面积的3万3500平方公里的绝大部分。1962年,中印在阿克赛钦爆发了一场小规模战争。在1993年和1996年,雙方签订协议表示尊重实际控制线。[7]
阿克赛钦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管辖的争议领土 | |
阿克赛钦 阿克赛钦在中国新疆位置圖 | |
坐标: 35°7′N 79°8′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自治区 | 新疆和西藏 |
地区 | 和田和阿里 |
县 | 和田县和日土县 |
面积 | |
• 总计 | 38,000 平方公里(15,000 平方英里) |
阿克赛钦 | |||||||
中国疆域内白色阴影部分示阿克赛钦 | |||||||
汉语名称 | |||||||
---|---|---|---|---|---|---|---|
简化字 | |||||||
| |||||||
维吾尔语名称 | |||||||
维吾尔语 | | ||||||
英语名称 | |||||||
英语 | |||||||
印地语名称 | |||||||
印地语 | |||||||
乌尔都语名称 | |||||||
乌尔都语 | |
名称
“阿克赛钦”一词由突厥语音译而来,意为中国的白石滩。其中“阿克赛”意为“白石滩”[8][9],而「欽」意有不同解釋:一為通道[8]、一为「秦」之意,也就是中國古稱[10]。印地语中以表示本地区,其實只是同一樣名稱改用天城文拼寫。
地理
阿克赛钦地区面积38,000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为高海拔的荒漠,位于喀拉喀什河的最低点海拔4,300米。西南部海拔6,900米的高山延伸至西南部的达普桑盆地,形成了分割阿克赛钦和印控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线。在北部,昆仑山脉切断了阿克赛钦和塔里木盆地。阿克赛钦内部有一些形成了咸水湖或碱湖的内流盆地,如阿克赛钦湖、萨利吉勒、腾格湖等。塔里木河流进本区西部,阿克赛钦湖由阿克赛钦河注入,湖面海拔4990米。萨利吉勒湖,湖面为5181米。阿克赛钦盆地海拔4848-5000米,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内流盆地[11]。盆地内的山峰大多超过6000米,山口大多超过5000米。[12]
气候
阿克赛钦海拔较高,高寒气候。以康西瓦为例,年平均温度为-0.6℃,1月平均温度为-11.3℃,7月平均温度为9.8℃,无霜期10天,10℃以上活动积温为20℃。天文点年平均温度为-9.8℃,1月平均温度为- 21.0℃,7月平均温度为3℃。盆地位于雨影面,西南季风很难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西风气流也难越过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实测年降水量均不到100毫米,康西瓦36毫米,天文点47毫米,空喀山口仅29毫米。
历史
清朝初年,准噶尔的大军及卫拉特蒙古熬茶礼佛的旅行都是从阿克赛钦进入西藏,清朝雍正时西藏甘丹颇章在此设立拓置局管辖。道光年间,拉达克王朝被查谟的多格拉人吞并,随后森巴战争导致其与清属西藏的冲突。1846年英国附庸查漠-克什米尔土邦建立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声称阿克赛钦应归英印政府统治。在未等清朝政府同意的情况下,為了标定拉达克和西藏的边界,英国于1865年派遣印度测量局官员威廉·詹森潜入南疆地区,从拉达克进入阿克赛钦最后到达新疆的和田,通过勘察,绘制了一条界线,这就是詹森线(中国大陸又譯“約翰遜線”)。此线将包括阿克赛钦在内的近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了英属印度,使阿克赛钦变成英印克什米尔的一部分,但當時由於同治陕甘回变,清政府並未控制此地區,英国政府沒有知会清政府。1899年,英國駐清朝公使竇納樂向清政府遞交了一份新疆和克什米爾劃界方案,依據馬繼業-竇訥樂線的拉宗山脈為分界,將阿克赛钦北部划給清朝,清政府沒有回應,英方將此視為默許[13] 。1950年代后期,中国在阿克赛钦地区修建新藏公路,印度以詹森線为依据表达不满,中印西段边界争端由此发酵。2020年6月,印度军方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越过边境线,中方团长祁发宝携带数名官兵前来交涉。在交涉过程中印方围殴中国某陆军营长并致其死亡。据统计,5名中国士官在中印边境流血冲突中伤亡,20多名印度士兵丧生[14],中印关系急遽下降。
战略意义
连接新疆叶城和西藏拉孜的新藏公路穿过阿克赛钦地区,在战略上这個地区有重要意义。虽然1990年代签署的实际控制线协议大大降低了这一地区再次发生领土冲突的可能性,但21世纪后两国军队仍多次对峙。
喀喇昆仑走廊和阿克赛钦的相关位置图 |
---|
历史地图
- 克什米尔边界在1888年印度勘探局绘制的印度地图中,虚线所示的未定义边界,从马鲁毕庭峰、叶尔羌河、麻扎村Mazar、阿克塔Aktagh到喀拉昆仑山Karakunlun Shan 35.28312°N 80.261863°E。
- 1917年北洋政府时代的“中华邮政舆图”(西段边界)
- 1947年的中华民国地图(西段边界)
- 中国1956年和1960年在拉达克边界线(中央情报局提供的地图)
参考文献
- 夏征农; 陈至立 (编).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年9月: 0008. ISBN 9787532628599.
阿克赛钦 地名区。维吾尔语意即"中国的白石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南部、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间。
- .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2014-12-18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6).
- .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2019-12-12 [2019-12-28].
Will the Minister of EXTERNAL AFFAIRS be pleased to state:
(a) whether the new E-passports of China show Arunachal Pradesh and Aksai Chin as part of China;
(b) if so, the details of thereof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Indian Government in this regard;
{...}
(a) & (b) Recently, China started issuing new electronic passports which contain watermarks of a map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which depicts Arunachal Pradesh and Aksai Chin as part of China. Our Embassy and its Consulates General in China have started stamping a round seal of the map of India depicting our correct external boundaries on visas stamped on such passports. - . Financial Times. 2018-03-13 [201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9).(In the map, the Aksai Chin region is shown in grey whereas most of the territory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is shown in blue-green.)
- 3rd. HarperCollins. 2007: 82. ISBN 978-0-00-723168-3 –Internet Archive.
AKSAI CHIN CLAIMED BY INDIA UNDER CHINESE ADMINISTRATION
- 3.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6: 238. ISBN 978-1-4654-4401-1 –Internet Archive.
Aksai Chin (Administered by China, claimed by India)
- . www.globalsecurity.org.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 Bob Butalia. . Partridge Publishing India. 30 September 2015: 271 [2021-02-19]. ISBN 978-1-4828-57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7).
'Aksai Chin' in translation means 'White Brook Pass'.
- Arnold P. Kaminsky; Roger D. Long Ph.D. . ABC-CLIO. 2011-09-23: 23 [2019-10-31]. ISBN 978-0-313-374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 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1.11: 22.
- 蒲开夫,朱一凡,李行力主编. .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11: 486. ISBN 978-7-224-08622-5.
- . 河北远程教育网.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2.
- James Barnard Calvin, Lieutenant Commander, U. S. Navy. . Marine Corps Command and Staff College. April 1984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1).
- Yang, Samuel. . ABC中文. 2020-06-17 [202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