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丁大学

雷丁大學英語:)是英国一所公立大学,创立于1892年。大学现有四个校区,位于英国南部的伯克郡雷丁市周边。1926年接受皇家憲章

University of Reading
老校名University College, Reading (1892年–1926年)
创办时间1892年
URN编码133870
学校类型公立
捐贈基金9080萬(2013年)[1]
校监約翰·米德傑斯基爵士
校长大衛·貝爾
职工人數4,024
学生人數17,805(2018/19)[2]
人數12,585(2018/19)[2]
研究生人數5,215(2018/19)[2]
校址英國伯克郡雷丁
代表色貴族紫和白
            
網站www.reading.ac.uk
位置

雷丁大學在教育領域做出了巨大的成就,1998年、2005年、2009年和2011年四度獲得女王週年獎。它是英國著名的研究型大學之一,世界排名在200位以內。[3]

歷史

雷丁大學倫敦路校區的戰爭紀念鐘塔
1945年在雷丁大學學習的學生
ICMA中心

雷丁學院

該大學的前身是1860和1870年代在雷丁成立的文理學院。1892年雷丁學院(College at Reading)由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作為其本身在雷丁的分校區成立。首任院長是哈爾福德·麥金德[4] 同年雷丁議會將原先的文理學院併入雷丁學院。[5][6]

1901年新學院收到來自財政部的第一筆資金,次年亨利和帕梅拉公司中的帕梅拉家族又賜其倫敦路校區(London Road Campus)地皮。該家族幫助學院分別在1908年建造「華拓麒堂」(Wantage Hall)和1912年建造「製酪業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in Dairying)。[5]

大學地位

1920年雷丁學院申請皇家憲章欲成為正式的大學,但遭到拒絕。1925年第二次申請才通過,次年3月17日正式發佈,而雷丁學院也就變成了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該大學是英格蘭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創建的唯一一所大學。[5]

1947年雷丁大學買下白騎士公園並將其作為主校區所在地,1984年雷丁大學開始與布萊米什高等教育學院(Bulmershe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合併,1989年合併完成。[5][7][8]

2006年10月,傳出物理學部(Physics Department)因資金不足等原因將要關閉的消息,該消息引發了多發關注。[9] 最終在同月20日正式批准。[10] 然而隨後一大批學科也相繼關閉,它們包括音樂、社會學、地理學和機械工程學部。2009年3月又決定關閉非常受新生歡迎的健康和社會關懷學院(School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11][12]

2008年1月,雷丁大學宣佈將令亨利管理學院併入其中形成亨利商學院,並將其原有的MBA課程和ICMA中心也併入其中。同年8月1日生效,該商學院分隔開白騎士校區和格陵蘭校區(Greenlands Campus),後者是原先亨利管理學院所在地。[13][14]

2009年9月學校開始重組,該工程波及到了全校所有部門。[15] 年末宣佈將花費3000萬英鎊翻新倫敦路校區,并預計將其作為學校教育研究所的所在地。[16]

雷丁大學是UTC雷丁的主要捐助者,後者是一個在2013年9月成立的大學技術學院[17][18]

學術

科系

該大學下有三個系,分別是藝術、人文和社會科學系(Faculty of Art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生命科學系(Faculty of Life Sciences)和理學系(Faculty of Science)。此外亨利商學院也屬於雷丁大學。

排名

大學排名
全球名次
ARWU主排名[19]201–300
QS主排名[20]169
泰晤士主排名[21]201–250
國內名次
ARWU主排名[19]21–28
QS主排名[20]25
泰晤士主排名[21]33
完全指南[22]39
衛報 [23]46
星期日泰晤士報[24]40

根據2008年科研評估,雷丁大學的法學院在全英排在11位以內,依照側重點不同略有變化。其氣象學部在2005年獲得女王週年獎。根據2014年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雷丁大學的文字設計及圖像傳播學系(Typography & Graphic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在藝術與設計範疇中於全英排在首位[25],亦在2011年獲得女王週年獎。[26]

著名校友

教育界

  • 阿什·阿敏 (Ash Amin) - 劍橋大學地理學教授。
  • 邁克爾·考克斯 (Michael Cox)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學教授。
  • 彼得·克蘭恩 (Peter Crane) - 耶魯大學植物學教授。
  • 西恩·霍莉 (Sean Holly) - 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
  • 阿維·施萊姆 (Avi Shlaim) - 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
  • 邁克爾·萊佛爾 (Michael Leifer)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學教授。
  • L.J.F.布林布爾 (L. J. F. Brimble) - 植物學家,《自然》雜誌編輯。
  • 克里福德·查理斯·巴特勒 (Clifford Charles Butler) - 介子和超子的共同發現者,帝國理工大學物理學教授。
  • 珍妮特·比爾 (Janet Beer) - 利物浦大學校長。
  • 約翰·哈里·鄧寧(John Harry Dunning)- 經濟學家,雷丁學派代表人物,提出了著名的國際生產折中理論。
  • 克莉斯汀·吉爾伯特 (Christine Gilbert) - 前英國教育標準局負責人,皇家總督學。
  • 斯蒂芬·E·卡爾沃特 (Stephen E. Calvert)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地質學榮譽退休教授。
  • 大衛·卡爾帕尼 (David Carpanini) - 伍爾弗漢普頓大學藝術學榮譽退休教授。
  • 貝亞特·赫爾梅林 (Beate Hermelin) - 實驗心理學家,自閉症實驗研究先驅。
  • 喬爾·霍沃斯 (Jolyon Howorth) - 巴斯大學歐洲政治學教授,耶魯大學政治學客座教授。
  • 大衛·馬克斯 (David Marks) - 倫敦城市大學心理學教授。
  • 朱·桑本 (June Thoburn) - 東英吉利亞大學社會工作榮譽教授。
  • 英博文·特羅梅斯 (Ethelwynn Trewavas) - 魚類學家和分類學者。
  • 約翰·特納 (John Turner) - 工程學教授,朴茨茅斯大學副校長。
  • A. E.懷爾德-史密斯 (A. E. Wilder-Smith) - 化學家。
  • 傑佛瑞·C·席爾德 (Geoffery C. Schild) - 前世界衛生組織流感疫苗諮詢委員會主席。
  • 蒂姆·惠勒 (Tim Wheeler) - 作物學教授,英國國家大氣科學中心首席研究員。
  • 李世蓉 - 重慶大學房地產教授,前特許建造學會全球主席。
  • 克萊德·霍普金斯(Clyde Hopkins) - 前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繪畫系主任,榮譽教授。
  • 理查德·山布魯羅克 (Richard Sambrook) - 新聞學教授,前BBC國際新聞部主任,卡迪夫大學新聞中心主任。

商界

  • 珍·巴克 (Jane Barker) - 前倫敦證券交易所CFO、COO。
  • 大衛·阿特金斯 (David Atkins) - 英國地產開發公司Hammerson CEO。
  • 羅伯特·諾爾 (Robert Noel) - 英國商業地產開發和投資公司土地證券CEO。
  • 艾莉森·卡維斯 (Dame Alison Carnwath) - 前土地證券董事長。
  • 蘇·克萊頓 (Sue Clayton) - 世邦魏理仕資本市場執行董事。
  • 布萊恩·拉克斯頓 (Bryan Laxton) - 戴德梁行合夥人。
  • 尼克·坎迪 (Nick Candy) - 高端地產開發商,海德公園一號開發公司Candy & Candy, London 聯合創始人,CEO。
  • 查爾斯·格雷厄姆 (Charles Graham) - 前Europa Capital CEO。
  • 琳達·班尼特 (Linda Bennett) - 英國時裝品牌L.K. Bennett創始人。
  • 尼基·金尼爾 (Nicky Kinnaird) - 英國化妝品零售公司Space NK 創始人和主席。
  • 約翰·科林斯 (John Collins) - 前Dixons董事長。
  • 蓋·麥克拉肯 (Guy McCracken) - 前合作食品CEO。
  • 約翰·摩根 (John Morgan) - 前摩根·辛達爾執行總裁。
  • 克莉斯蒂·皮考克 (Christie Peacock) - 前FARM Africa CEO。
  • 邁克爾·博林布魯克 (Michael Bolingbroke) - 曼聯首席運營官。
  • 菲利普·納什 (Philip Nash) - 利物浦足球會財務總監。

政界

  • 揚·卡文 (Jan Kavan) - 捷克外交家和政治家,第57屆聯合國大會主席。
  • 莫佩琳 (Penny Mordaunt) - 英國國防部部長。
  • 安東·阿普里安托諾 (Anton Apriantono) - 印度尼西亞農業部長。
  • 安東·阿普里亞托諾 (Belay Ejigu Begashaw) - 埃塞俄比亞農業部長。
  • 舒庫魯·卡萬布瓦 (Shukuru Kawambwa) - 坦桑尼亞教育和職業培訓部部長。
  • 迪梅吉·班科爾 (Dimeji Bankole) - 尼日利亞眾議院議長。
  • 弗雷德·嘉甸拿 (Fred Gardiner) - 加拿大政治家。
  • 休伊·羅伯遜 (Hugh Robertson) - 英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國會議員。
  • 威廉·布拉德肖 (William Bradshaw) - 英國交通部發言人,上議院自由黨議員。
  • 弗勞克·派翠 (Frauke Petry) - 德國選擇黨黨首。
  • 邁克·漢森 (Mike Hanson) - 英國稅務海關總署行政長官。
  • 格林·福特 (Glyn Ford) - 歐洲議會議員。
  • 西門·加斯 (Sir Simon Gass) - 英國駐伊朗大使及北約駐阿富汗高級文職代表。
  • 薇樂莉·凱頓 (Valerie Caton) - 英國駐芬蘭大使。
  • 戴維·沃廉姆斯 (David Williams) - 前]]英國太空署]]長官。
  • 傅芝雅 - 马来西亚首相署副部长。
  • 陈仪乔 - 马来西亚國際貿易及工業部政務次長。

文藝界

  • 譚智恒(Keith Chi-hang Tam) -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傳意設計學系主任。前雷丁大學文字設計及圖像傳播學系副教授。前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兼傳意設計學科主任。
  • 巴恩斯(Paul Barnes) - 平面設計師及文字設計師,被衛報譽為英國前50名最優秀設計師之一。
  • 戴夫·豪(Dave Howe) - Syfy總裁。
  • 朱利安·巴勒特 (Julian Barratt) - 喜劇演員,代表作《魔幻之旅》。
  • 阿瑟·布朗 (Arthur Brown) - 搖滾歌手。
  • 傑米·卡倫 (Jamie Cullum) - 爵士鋼琴家兼歌手,代表作Twentysomething。
  • 馬丁·諾布爾 (Martin Noble) - 作曲家,樂隊British Sea Power吉他手。
  • 斯科特·威爾金森 (Scott Wilkinson) - 作曲家,樂隊British Sea Power主唱。
  • 安迪·麥凱 (Andy MacKay) - 樂隊羅西音樂薩克斯手。
  • 利亞姆·豪 (Liam Howe) - Sneaker Pimps 樂隊成員。
  • 柯辟復(Coralie Bickford) - 插畫師,曾為企鵝叢書設計書籍封面,更在2016年贏得英國書籍設計學院大獎。
  • 鄺維信(Vincent Connare) - 曾為微軟設計Comic Sans及Trebuchet MS字體。
  • 羅伯特·吉爾莫爾 (Robert Gillmor) - 鳥類學家,藝術家,插畫家,作家,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獎(RSPB Medal)獲得者。
  • 大衛·沃特金斯 (David Watkins) - 倫敦奧運會獎牌設計者。
  • 科內利亞·帕克 (Cornelia Parker) - 雕刻家和裝置藝術家,獲特納獎提名。
  • 理查德·威森 (Richard Wilson) - 裝置藝術家,兩次獲特納獎提名。
  • 克萊爾·亨利-布魯諾 (Clare Henry-Bruno) - 藝術評論家。
  • 西門·古真 (Simon Gudgeon) - 當代雕塑家。
  • 喬·科爾尼希 (Joe Cornish) - 風景攝影師。
  • 邁克·尼爾森 (Mike Nelson) - 裝置藝術家。
  • 安妮·比恩 (Anne Bean) - 裝置藝術家、行為藝術家。
  • 湯唯 - 中國大陸女演員。
  • 高艺 - 马来西亚女演員。

體壇界

  • 安娜·沃特金斯 (Anna Watkins) - 倫敦奧運會賽艇冠軍。
  • 詹姆斯·克拉克內爾 (James Cracknell) - 2000、2004年奧運會賽艇冠軍。
  • 亚历克斯·格雷戈里 (Alex Gregory) - 倫敦奧運會賽艇奧運冠軍。

其他

  • 琳恩·布林德利 (Dame Lynne Brindley) - 前大英圖書館館長。
  • 彼得·克蘭恩 (Professor Peter Crane) - 前英國皇家植物園園長。
  • 約翰·辛普森 (John Simpson) - 前牛津英語詞典主編。
  • 加文·格蘭特 (Gavin Grant) - 前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會長。

参考文献

  1. (PDF). University of Reading: 52. [2014-04-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23).
  2. .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1 March 2020].
  3. UoR. . Official Statement from University of Reading. [8 October 2011].
  4. Corley, T.A.B. .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Febr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5. . University of Reading. [30 April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3).
  6. . University of Reading. 16 March 2011 [21 March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5).
  7. . University of Reading. [24 Jul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8. . Opsi.gov.uk. [28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08).
  9. Information page of Labour MP for Reading West, Martin Salter
  10. . BBC News. 21 November 2006 [28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5).
  11. Melanie Newman, "Institutions draw up plans for closures and job loss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9 February 2009
  12. Melanie Newman, "Alarm grows as jobs to go at four more institu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6 March 2009
  13. . University of Reading. 9 January 2008 [201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14. . University of Reading. Summer 2008.
  15. Fearn, Hannah.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1 September 2009 [201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5).
  16. . University of Reading. 10 December 2009 [21 March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3日).
  17. . Utcreading.co.uk. [17 Jul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3).
  18. . Reading Chronicle. 17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1).
  19. .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23 [2023-09-11].
  20. .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4 [2023-09-07].
  21.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3 [2023-08-01].
  22. . 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 2023-06-07.
  23. . The Guardian. 2023-09-09.
  24. . The Times. 2022-09-17.
  25. REF2014. (PDF). REF2014. [2017-11-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17).
  26. . University of Reading. [2017-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7) (英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