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彈

[註 1]指用滑膛枪发射的,能将数个弹子或小箭集束射向目标的整装弹药[3]。不过最近槍管有膛線而發射彈塊的彈塊槍(slug gun)愈來愈流行。線膛槍管提升了發射彈塊的霰彈槍的準度,不過也使它不能發射散裝彈丸的霰彈,這會讓射出去的霰彈分布成中間沒彈丸分布的「O型」圓環狀。一些非致死性的霰彈槍則發射橡膠等低密度的物質。

彈殼/口徑規格

霰彈的彈殼/口徑的單位稱作「Gauge」、「Bore」、「鉛徑」。1顆可以正好塞入12鉛徑霰彈槍的鉛球有1/12磅,因此10鉛徑的霰彈槍口徑比12鉛徑的霰彈槍口徑更大。

鉛徑 口徑
10 0.78吋(19.7 mm)
12 0.73吋(18.5 mm)
16 0.66吋(16.8 mm)
20 0.62吋(15.6 mm)
28 0.55吋(14.0 mm)

另外還有比所有鉛徑更小的.410號徑霰彈(.410 Bore),不使用鉛徑規格,而直接以0.41吋(10.4 mm)口徑為名。

彈丸規格

鳥彈

狩獵鳥類等小型動物用的霰彈。

規格 公稱直徑 粒/oz(28 g) 粒/lb.[7]
鉛彈 鋼彈
FF .23" (5.84 mm) 35
F .22" (5.59 mm) 39
TT .21" (5.33 mm)
T .20" (5.08 mm) 36 53
BBB .190" (4.83 mm) 44 62 550
BB .180" (4.57 mm) 50 72 650
B .170" (4.32 mm)
1 .160" (4.06 mm) 72 103 925
2 .150" (3.81 mm) 87 125 1120
3 .140" (3.56 mm) 108 158 1370
4 .130" (3.30 mm) 135 192 1720
5 .120" (3.05 mm) 170 243 2180
6 .110" (2.79 mm) 225 315 2850
7 .100" (2.54 mm)
.095" (2.41 mm) 350 3775
8 .090" (2.29 mm) 410 686 5150
.085" (2.15 mm) 497
9 .080" (2.03 mm) 585 892 7400

鹿彈

狩獵鹿等大型動物用的霰彈。

規格 公稱直徑 粒/oz(28 g)
0.60" ("Tri-Ball 12 ") 0.60" (15.2 mm) 1.4
0.52" ("Tri-Ball 20 ") 0.52" (13.2 mm) 2.1
000 ("triple-ought") .36" (9.1 mm) 6
00 ("double-ought") .33" (8.4 mm) 8
0 ("ought") .32" (8.1 mm) 9
1 .30" (7.6 mm) 10
2 .27" (6.9 mm) 15
3 .25" (6.4 mm) 18
4 .24" (6 mm) 21
T .20" (5.08;mm) 31.3

注释

  1. 这里,“霰”一般读“”[1][2][3],但极个别辞书仍认可“sǎn”的读法[4]——《咬文嚼字》在《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中》中指出“霰弹枪”的“霰”过去曾特别读sǎn,后统读xiàn[5];目前中国大陆《现代汉语词典》、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等词典均只给“霰”注了一个读音,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同认为“霰弹”读作。然而,同为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汉语大词典》却单独给“霰”列了一个sǎn的读音,只用于“霰弹”一词(注意并不写为“散弹”),故可认为sǎn的读法也是允许的(需注意,《汉语大词典》出版于1986年,距今已近40年,至今暂未出第二版,需留意其下一版本的读音变化)。此外,“霰弹”还可指装有定时引信、在预定目标附近爆炸的炮弹即“榴霰弹”,“榴霰弹”的“霰”只读[6]没有争议。

參考文獻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 .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426.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2. CMEX中文數位化技術推廣基金會. . dict.revised.moe.edu.tw. [2024-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2) (中文(臺灣)).
  3. 陈至立 (编). .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9 [2024-03-05]. ISBN 978-7-5326-532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5).
  4. 1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730.
  5. 叶攀 (编). . 中国新闻网. 2023-01-11 [2024-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5).
  6. 4.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219.
  7. Tungsten shot table 存檔,存档日期2008-07-04., used with permission.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