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科学技术院

韩国科学技术院英語:,縮寫為)是一所位于韩国大田广域市的國立研究型综合大学,1971年由韓国政府创建。大學位於大田廣域市的大德科學園區內,是韓國首座公立研究型科學與工程機構。

韩国科学技术院
校徽
创办时间1971年
学校类型國立研究型大學
预算 1兆
(2021 財年)
[1]
校长李光炯
行政人員944 (2021年)[2]
教师人數646 (2021年)[2]
学生人數10,793 (2021年)[2]
人數3,605[2]
研究生人數3,069[2]
博士生人數2,765[2]
其他在学人员人數1,354[2](包含碩、博士)
校址 大田广域市儒城区大學路291號
校區市區
  • 大田主校區(1,432,882平方(354.07英畝))
  • 首爾校區(413,346平方(102.14英畝))
代表色淡藍色
隶属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
亞洲大洋洲頂尖大學工學院聯盟
亞洲科技前沿大學聯盟(ASPIRE League)
電話號碼+82 42-350-2114
網站kaist.ac.kr
位置
韩国科学技术院
諺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韩国科学技术院

韓國科學技術院與首爾國立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成均館大學在各項韓國大學排行榜上常列前五大。

历史

1971年,韩国政府创建韩国科学院(KAIS),最初院址在韩国首尔,教授都是从美国归来的韩国籍科学及工程方面的專家。

1973年3月第一屆碩士課程開始,共有6個學科分別是機械工程學、產業工程學、數學暨物理學、電機暨電子工程學、材料工程學、化學暨化學工程學,第一屆共招收106名研究生。

1975年9月,第一屆博士學程開始。

1981年,韩国科学院與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KIST)合併為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

1984年12月27日,韓國科學技術大學(Kore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於大田市大德研究園區內設立,只開設碩士課程。

1986年3月28日,第一屆韓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程開始。

1989年6月4日,因應韓國第6共和成立,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KIST)從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獨立。

1989年,韩国科学技术院合併韩国科学技术大学(KIT),主校區遷移到目前在大田广域市的位置。[3]

1990年2月17日,第一屆學士學位生畢業。

1996年10月1日,首爾校區成立TECHNO MBA研究所。

2008年1月10日,將對外正式名稱由韓國科學技術院改為KAIST。

2009年3月,合併韓國情報通信大學,成為KAIST轄下文旨校區。

校區

學科

自然科學院

  • 物理系
  • 數學科學系
  • 化學系
  • 纳米技術與應用科學技術研究所

生命科學与生物工程學院

  • 生物和人腦工程系
  • 生物學系
  • 醫學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

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部
  • 航空宇宙工程部
  • 海洋系統工程部
  • 城市和環境工程系
  • 化學和分子生物工程系
  • 原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 核工程學系
  • EEWS[4]研究所

文化科學學院

  • 人文和社會科學系
  • 文化科技研究所
  •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信息技術學院

  • 電機工程系
  • 計算機科學系
  • 信息和通訊工程系
  • 工業系統工程系
  • 知識服務工程系
  • 工業設計系

商學院

  • 管理工程系
  • 管理學研究所
  • 財政金融學研究所
  • 信息與傳媒管理學研究所

創新學院

  • 管理學系
  • 創新與技術管理研究所

相關條目

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1年[5]
  • 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39位。
  • 亞洲大學排名:亞洲第11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2021年[6]
  • 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96位。
  • 亞洲大學排名:亞洲第13位。
  • 世界大學聲譽:世界第71-80區間。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2020年
  • 世界第201至300區間。

著名校友

  • 尹邵熙:女演員(生物化學工程系)
  • 李海珍:入口網站NAVER與應用程式LINE創辦人
  • 慎重熩:應用程式LINE共同執行長暨 CWO(Chief WOW Officer)
  • 林志勳:現Kakao執行長。

  • 李章元:歌手(計算機科學系,經濟學碩士,現今正在攻讀文化技術研究所博士課程)
  • 申在平:歌手(計算機科學系)

参考资料

  1. . www.alio.go.kr. ALIO. 5 April 2021 [9 Sept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2. . KAIST PR. KAIST. [18 Dec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6).
  3. . [2011-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9).
  4. 能源、環境、水資源、可持續性研究
  5. . London: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16-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英语).
  6. . London: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6-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4) (英语).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