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蝶科

鳳蝶科(學名:Papilionidae)是蝴蝶鳳蝶總科中的一個科。下級分類中,共有3個亞科,約26屬,包含了約600個物種[2]。鳳蝶物種多爲中至大型蝴蝶,牠們大部分種類翅面上斑紋色彩華麗鮮豔,外觀華美,飛翔迅速,姿態優雅,相當引人注目,當中更包括了世上最大的蝴蝶——亞歷山大鳥翼蝶,燕鳳蝶屬則包含了體型最小的鳳蝶。鳳蝶後翅通常有尾突,故又稱作燕尾蝶(Swallowtail Butterfly),後翅亦只有一條臀脈,因此雙翅閉合時腹部外露,是此分類的主要特徵。

鳳蝶科
化石时期:從早白堊世晚期至現在[1]
各種鳳蝶的標本

左、右上:綠鳥翼鳳蝶 Ornithoptera priamus
左、右中:歌利亞鳥翼鳳蝶 Ornithoptera goliath
左下:長斑裳鳳蝶 Troides oblongomaculatus
中下:玫瑰青鳳蝶 Graphium weiskei
右下:藍尾翠鳳蝶 Papilio blumei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总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鳳蝶科 Papilionidae
亞科
  • 寶鳳蝶亞科 Baroniinae
  • 絹蝶亞科 Parnassiinae
  • 鳳蝶亞科 Papilioninae

鳳蝶的一些物種有毒,例如幼蟲時期攝食馬兜鈴的鳳蝶,身體能保存植物中有毒的馬兜鈴酸,令天敵不好捕食[3]

分佈

鳳蝶科物種分佈廣泛,主要在熱帶地區,而溫帶寒帶地區也有許多種類棲息。美洲熱帶地區印度及澳洲地區和東南亞地區的物種多樣性較高。

在中國記錄了約120種鳳蝶;台灣31種;香港22種。

形態

幼期

鳳蝶的卵呈球形,表面光滑,外表有時覆蓋膠狀或蠟狀物質,有微小而不明顯的雕刻紋。

鳳蝶幼蟲光滑無毛,後胸隆起,表常在特定位置長有肉突。前胸前方藏有一可以外翻的橙色叉狀器官,稱爲臭角,受驚時會翻出並釋放刺激難聞的萜烯驅敵[4],其顏色鮮豔醒目,可能有加強刺激的作用,部分種類胸部有眼狀斑紋,此時的臭角就像是蛇的叉狀舌頭,其形態也許有助於嚇走敵人,是鳳蝶幼蟲的獨特防禦武器。腹部原足鉤於腹足內側排成一縱列。無毒性的種類在小幼蟲時常僞裝成鳥糞躲避捕食者,有毒性的種類則色彩對比鮮明的警戒色警告天敵勿近。

鳳蝶的蛹修長或粗壯,表面粗糙,頭的端部二分叉。大部分種類蛹體裸露在外,以縊蛹方式附著,常僞裝成枯枝,葉片等形狀許多種類可以依化蛹背景色彩而呈褐色或綠色型。於尾端及後胸或頭部分別有絲線連結。而是短角寶鳳蝶與部分絹蝶亞科成員的成熟幼蟲則織出鬆散的繭並在地上,落葉間化蛹。其他種類鳳蝶的化蛹位置多半位於枝條上,葉片下等處。

成蟲

鳳蝶頭部狹窄。觸角細長,基部距離很近,端部棒狀。複眼大型而光滑。眼前方無睫毛,下唇須通常小,喙管發達。前足發育正常。

鳳蝶胸部的三對足均爲正常步行足常常頗爲細長,前足脛節內側具有一前脛突。有些種類的雄蝶具有性標雄蟲交尾器的背兜及鉤突退化縮小,功能爲第8腹節背板所取代。其末端常具一突起,稱爲僞鉤突或上鉤突。

鳳蝶前後翅皆呈三角形,前翅脛脈(R)5條,M1脈不與脛脈同柄,臀脈(A)脈2條,3A脈短,只到翅的後緣,通常有1條基橫脈(Cu-a),部分徑脈癒合而呈叉狀;後翅只有一條臀脈,雙翅閉合時腹部外露,這也是此分類的主要特徵。後翅肩角有1條鉤狀的肩脈(h),外緣波狀,多數種類M3常延伸成一尾狀突起,即尾突,雄蝶沿內緣常生有發香鱗。翅色黃、綠兼有黑色斑紋,或黑色兼有紅、藍、綠色色斑。色彩艷麗,形態優美。多數種類雌雄的體形、大小與顏色相同,不過兩性異形的情況在少數種類很發達,部分種類具有明顯的多型性。

習性

幼期

鳳蝶幼蟲基本上以寄主植物葉片爲食。幼蟲食性主要以氣味強烈的雙子葉植物爲幼蟲寄主,如芸香科、馬兜鈴科、樟科、木蘭科、番荔枝科、蓮葉桐科傘形科等,而短角寶鳳蝶則以豆科的金合歡作寄主[5]

成蟲

鳳蝶成蟲喜好訪花,雄蝶會聚集在溪邊或濕地吸水。卵通常產在寄主植物體上,一般單一散產,也有聚產的種類。

種系發生

鳳蝶科的演化支是其餘所有蝶類的姐妹群,換言之是蝶類——鳳蝶總科的基群。到了6845萬年前首次演化出次級演化支——寶鳳蝶亞科,然後在約5900萬年前演化出絹蝶亞科和鳳蝶亞科的演化支[1]

鳳蝶總科(蝴蝶)
鳳蝶科

寶鳳蝶亞科 Baroniinae

絹蝶亞科 Parnassiinae

鳳蝶亞科 Papilioninae

喜蝶科

弄蝶科

粉蝶科

蜆蝶科

灰蝶科

蛺蝶科

文化

腳註

  1. Chazot, N., Wahlberg, N., Freitas, A. V. L., Mitter, C., Labandeira, C., Sohn, J. C., ... & Heikkilä, M. (2019). Priors and Posteriors in Bayesian Timing of Divergence Analyses: the Age of Butterflies Revisited. Systematic biology. https://doi.org/10.1093/sysbio/syz002
  2. Häuser, Christoph L.; de Jong, Rienk ; Lamas, Gerardo ; Robbins, Robert K.; Smith, Campbell & Vane-Wright, Richard I. . 28 July 2005 [8 Nov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9). (英文)
  3. von Euw, J., T. Reichstein, and M. Rothschild. 1968. Aristolochic acid in the swallowtail butterfly Pachlioptera aristolochiae. Isr. J. Chem. 6: 659-670.
  4. Eisner, T., and Y.C. Meinwald. 1965. The defensive secretions of a caterpillar (Papilio). Science 150: 1733-1735.
  5. Collins, N. Mark; Collins, Michael G. . IUCN Protected Area Programme Series.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 U.K.: IUCN. 1985: 401 & 8 plates [22 October 2010]. ISBN 978-2-88032-60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參考文獻

  • Allio, R., Scornavacca, C., Nabholz, B., Clamens, A. L., Sperling, F. A., & Condamine, F. (2019). Whole genome shotgun phylogenomics resolves the pattern and timing of swallowtail butterfly evolution., https://doi.org/10.1093/sysbio/syz030 (英文)
  • van Nieukerken et al., 2011 in Zhang (Ed.), Animal biodiversity: An outline of higher-level classification and survey of taxonomic richness. Order Lepidoptera Linnaeus, 1758 Zootaxa 3148 : 212-221
  • 徐堉峰. .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年2月10日. ISBN 9789861776705 (中文(繁體)).
  • 呂至堅、陳建仁. .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4年3月23日: 28–93. ISBN 9789861777849 (中文(繁體)).
  • CONDAMINE, F. L., NABHOLZ, B., CLAMENS, A.-L., DUPUIS, J. R. and SPERLING, F. A. H. (2018), Mitochondrial phylogenomics, the origin of swallowtail butterflies, and the impact of the number of clocks in Bayesian molecular dating. Syst Entomol. doi:10.1111/syen.1228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