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又稱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從黑色素細胞發展而來的癌症[1],全球約有23萬人感染此病[2]。好發於皮膚但也可能出現在口腔、腸道眼睛[1][2][3]。女性患者的黑色素瘤最常出現在腿,而男性患者則最常出現在背部[2]。有時黑色素瘤是由轉變發展而來,有這種轉變的痣外觀上的改變包括尺寸變大、邊緣變得不規則、顏色改變、發癢、或皮膚破壞[1]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类型皮膚癌cell type cancer[*]疾病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肿瘤学
ICD-11XH4846
ICD-10C43
ICD-9-CM172.9
ICD-OM8720/3
OMIM155600
DiseasesDB7947
MedlinePlus000850
eMedicinederm/257 med/1386 ent/27 plastic/456
MeSHD008545
ABCD規則圖示:在左側從上到下:黑色素瘤顯示(A)不對稱(B)邊界是不均衡的,破爛的,或缺口(C)褐色,黑色或棕褐色和不同色調的色素(D)是有改變大小直徑。在右側正常痣沒有異常的特徵(沒有不對稱,平滑的邊界,平滑的顏色,直徑沒有變化)。

成因及診斷

對於膚色較淺的人而言,紫外線暴露是造成黑色素瘤的主因[2][4]。太陽或日曬都是可能的紫外線來源。大約有25%的黑色素瘤是從痣發展而來[2]。有很多痣、家中曾有人得過黑色素瘤,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罹患黑色素瘤的風險都較高[1]。一些罕見的基因缺陷,例如著色性乾皮症,也會增加罹患的風險[3]。診斷方法是對可疑的皮膚病變部位進行切片檢查[1]

預防與治療

避免紫外線暴露以及使用防曬油可以預防黑色素瘤的產生[2]。治療方法通常是手術切除。對於黑色素瘤較大的病患,會檢測鄰近的淋巴結來判斷是否發生轉移。若沒有轉移的話大部分的病患可被治癒。對於黑色素瘤已發生轉移的病患,免疫療法、生物性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可能可以增加存活率[1]在美國,病患在接受治療後,若只有局部病變五年存活率為98%,若已發生轉移,五年存活率則為17%[5]。復發或轉移的可能性取決於該黑色素瘤厚度、細胞分裂速度、以及覆蓋其上的皮膚是否被破壞,近年發展的免疫療法對於該病症頗有效果,能夠提高治癒率。[2]

部分數據顯示,在治療黑色素瘤的同時使用β受體阻滯劑可有效提升患者之預後,降低惡化速率、復發率及死亡率[6] [7]。 亦有研究證實,阻斷β2及β3腎上腺素受體可有效減緩黑色素瘤生長,並改變其腫瘤微環境中逃避免疫相關機制[8], 為治療的新興研究方向。

危害程度

黑色素瘤是皮膚癌當中最危險的一種,其恶性程度高,是皮膚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9]。而且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改善程度都很有限,因此死亡率很高,若能早期診斷治療可以提高治癒率。[10]

2012年全球有232,000人罹患黑色素瘤,並造成55,000人死亡。澳洲和紐西蘭的黑色素瘤發生率為全球最高。歐洲和北美洲也有高發生率,但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發生率則較低[2]。在台灣則佔了皮膚癌當中7%左右[10]。男性得病的比例高於女性[3]。1960年代以來,黑色素瘤在以白人為主的區域變得越來越常見[2][3]

細胞株

  • B16F10 (小鼠)
  • A375 (人)
  • A875 (人)
  • A2058 (人)

参考資料

  1.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June 26, 2015 [30 June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4).
  2.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 Chapter 5.14. ISBN 9283204298.
  3. Azoury, SC; Lange, JR. . The Surg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October 2014, 94 (5): 945–62, vii. PMID 25245960.
  4. Kanavy HE, Gerstenblith MR. . Semin Cutan Med Surg. December 2011, 30 (4): 222–8 [2016-01-06]. PMID 22123420. doi:10.1016/j.sder.2011.08.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9).
  5. . NCI. [June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6).
  6. De Giorgi, Vincenzoa; Grazzini, Martaa; Benemei, Silviab; Marchionni, Niccolòc; Geppetti, Pierangelob; Gandini, Sarad. . Melanoma Research. June 2017, 27: 268–270 [2020-12-21]. doi:10.1097/CMR.000000000000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9).
  7. Glasner, A; Avraham, R; Rosenne, E; Benish, M; Zmora, O; Shemer, S; Ben‐Eliyahu, S. . Journal of Immunology. March 2010, 184: 2449–2457 [2020-12-21]. doi:10.4049/jimmunol.0903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9).
  8. Calvani, M; Bruno, G; Dal Monte, M. . Br J Pharmacol. March 2019, 176: 2509–2524. doi:10.1111/bph.14660.
  9. . Cancer Stat Facts. [201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6) (英语).
  10. 吳育弘. . 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