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鼻咽癌(NP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一種發生於鼻咽腔或上咽喉部的癌症。在世界的某些地區,例如東南亞和非洲,患此病的人比其他地方多,過去認為主要是膳食的影響,目前傾向為遺傳基因為主要的影響因素。
鼻咽癌 | |
---|---|
淋巴結內的轉移性鼻咽癌 | |
类型 | malignant tumor of nasopharynx[*]、癌、nasopharyngeal disease[*]、pharyngeal cancer[*]、呼吸系统癌[*]、nasopharyngeal neoplasm[*] |
病因 | 人類疱疹病毒感染[*]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肿瘤学 |
ICD-11 | 2B6B.0 |
ICD-10 | C11 |
ICD-9-CM | 147 |
OMIM | 161550 |
DiseasesDB | 8814 |
eMedicine | ped/1553 |
MeSH | D009303 |
Orphanet | 150 |
病因
鼻咽癌在微觀主要分為三類,角化性癌(keratinizing型),非角化性癌(non-keratinizing型)及未分化型。
家族因素
- 家族中若有人罹患鼻咽癌,則家族內其他人的罹病機率也增加,特別是一等親的直系親屬。
生活及環境因素
其他
- 男性罹病機率高出女性三倍。
- 有鼻竇炎病史者罹病機率也較一般人高。
症狀
注意:下列症狀並不一定能作為診斷罹患鼻咽癌的依據,下列症狀也無法包括所有可能的罹病徵兆。
檢查方式
- 抽血
- 鼻咽内窥镜
- 间接鼻咽镜检查须反复仔细寻找可疑之处,咽部反射敏感检查不能合作者,可表面麻醉后再检查;如仍不成功,可用软腭拉钩拉开软腭,或用细导尿管插入前鼻孔,其前端由口拉出,后端留于前鼻孔之外,将两端系紧、固定,软腭被拉向前,可充分显露鼻咽部,并可进行活检。
- 鼻咽纤维镜或电子鼻咽纤维镜检查一种可弯曲的软性光导纤维镜。从鼻腔导入(表面麻醉后),能全面仔细地观察鼻咽部,可行照相、录像及活检,是检查鼻咽部最有效的方法。
- 病理检查
- 活检可采取经鼻腔径路或经口腔径路。活检如为阴性,对仍然可疑者需反复行之,并密切随诊。
- 颈淋巴结摘除活检或颈淋巴结细胞学穿刺涂片检查若颈侧淋巴结肿大,且质硬者,应作颈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若鼻咽部无明显可疑病变,须考虑淋巴结摘除活检。
- 鼻咽脱落细胞学诊断取材恰当,即时固定,染色和检查,可补充活检之不足。以下情况较适合本检查: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以动态观察疗效;对于隐性癌者,可在多个部位分别取材送检;用于群体性普查。
- 细针抽吸细胞学(FNA)检查FNA对转移性鼻咽癌的诊断是非常有价值的,如颈部淋巴结受累,用此方法可以对原发肿瘤进行评估。它具有安全、简便、结果快速、可靠等优点。
- CT扫描
CT扫描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能显示鼻咽部表层结构的改变,还能显示鼻咽癌向周围结构及咽旁间隙浸润的情况,对颅底骨质及向颅内侵犯情况亦显示较清晰、准确。
- 磁共振(MRI)检查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CT高。MRI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对放疗后复发的鼻咽癌,MRI有独到的作用。它可以鉴别放疗后组织纤维化和复发的肿瘤。复发肿瘤呈不规则的块状,可同时伴有邻近骨或(和)软组织结构的侵犯以及淋巴结肿大。放疗后的纤维化呈局限性增厚的块状或局限性的不规则的斑片状结构,与邻近组织的分界不清。在T1加权像上,复发的肿瘤和纤维化组织多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复发肿瘤为高信号,而纤维组织呈低信号。
治療方式
- 放射線治療:鼻咽癌對放射線極為敏感,被公認為早期治療最有效的方式。
- 化學治療:多用於已發生遠端轉移的晚期病患。
- 外科手術:用於摘除經照射後仍未消除的頸部淋巴腺,屬輔助性療法。
- 同時合併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在放射線治療的同時進行化學治療可以增加治療成功率。部分病人在接受化學治療後,使腫瘤縮小,再合併放射線治療,也有較過去進步的成功率。
配合適當的治療,非keratinizing型和未分化型鼻咽癌,五年存活率約65 %。至於keratinizing型鼻咽癌,治療則較困難,這是由於癌細胞對放射線有較大抵抗性。
流行病學
截至2010年,鼻咽癌導致全球65,000人死亡,而1990年為45,000人。[2]
NPC在美國和大多數其他國家並不常見,在大多數人群中每10萬人不到1例。[3]但是在中國南方地區非常普遍,[1] 特別是在廣東,佔中國所有癌症的18%。[4] 它有時被稱為廣東癌,因為它在該地區每10萬人約25例,比世界其他地區高25倍。[4] 在台灣也很常見。[4] 雖然鼻咽癌主要見於亞洲的中年人,但非洲的大部分病例都出現在兒童身上。 這些流行地區鼻咽癌風險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5]
參考文獻
- Fang W, Li X, Jiang Q; et al. . J Transl Med. 2008, 6: 32. PMC 2443113 . PMID 18570662. doi:10.1186/1479-5876-6-32.
- Lozano, R. . Lancet. Dec 15, 2012, 380 (9859): 2095–128. PMID 23245604. doi:10.1016/S0140-6736(12)61728-0.
-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7).
- Chang ET, Adami H. .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6, 15 (10): 1765–1777. PMID 17035381. doi:10.1158/1055-9965.EPI-06-0353.
- Richard Cote; Saul Suster; Lawrence Weiss. Noel Weidner , 编. . London: W B Saunders. 2002. ISBN 0-7216-7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