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0

Windows 1.0Microsoft Windows的首个主要版本,但其本身并不是操作系统,而是基于MS-DOS内核的图形应用程序环境。它于1985年11月20日在美国首次发布,而欧洲版本于1986年5月以Windows 1.02的形式发布。

Windows 1.0
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版本
Windows 1.0的截图
开发者微软
作業系統家族Microsoft Windows
源码模式不开放源代码
首次发布1985年11月20日1985-11-20
当前版本1.04 / 1987年4月1987-04
内核类别MS-DOS
许可证专有商业软件
后一代Windows 2.0(1987年)
支援状态
2001年12月31日后停止支持

Windows 1.0的开发始于1982年的计算机经销商博览会,微软的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看到了类似软件Visi On的演示。1983年11月,Windows 1.0首次公开亮相,并得到了一些硬件和软件制造商的支持。但其推迟到两年后才发行。Windows 1.0以16位外壳程序的形式在实模式下运行。该环境中能够运行为Windows设计的图形程序以及先前的MS-DOS软件,各个程序窗口只能平铺排列而不能堆叠排列;同时引入了多任务处理,并支持鼠标,还包括一些内置程序,如计算器画图、记事本。Windows 1.0共发布了四个版本,后续版本中主要添加了对新硬件及其他语言的支持。

Windows 1.0反响平平:批评主要聚焦于其软件兼容性和性能问题,而现代的科技媒体普遍认可它在Windows历史上的地位。它的最后一个版本是1.04,随后被1987年12月发布的Windows 2.0所取代。Windows 1.0于2001年12月31日终止支持,是支持时间最长的Windows版本。

开发

1986年1月发行的Windows 1.0宣传册封面,上方为英文「Microsoft Introduces Power Windows.」,意为「微软推出了强大的Windows」,下方印刷有一台运行着Windows 1.0的计算机、一副眼镜、一张Windows 1.0的安装软盘
1986年1月发行的Windows 1.0宣传册封面

20世纪80年代左右,计算机正从字符用户界面过渡到图形用户界面[1]1981年,微软产生了开发基于位图的图形用户界面的想法。[2]1982年的计算机经销商博览会上,微软的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看到了Visi On的演示,这是由VisiCorp开发的一套用于IBM PC兼容机的图形用户界面软件套件。这启发微软开发自己的图形界面。[3][4]受限于当时的计算机配置,微软将这套图形界面定位为具有启动器功能的扩展模块,并着手开始开发。[1]1983年初,苹果电脑公司发布了Apple Lisa。这款产品的图形用户界面同样基于位图,并借鉴了施乐公司的研究成果,取得了长足进展;[2][5]不过其售价高昂,很多用户望而却步。微软希望开发出更便宜的产品,同时也需要有独特之处。[2][6]同年8月,比尔·盖茨招募了斯科特·A·麦格雷戈作为新图形界面的开发团队负责人,他是施乐之星中视窗系统的关键开发人员之一。[7]:253–255[8]:157[9]在视窗系统开发前,这套图形界面被简单地称为「界面管理器」()。[10][11][註 1]麦格雷戈将自己先前开发的视窗系统称为「Windows」,同时微软营销副总裁罗兰·汉森也提议使用「Windows」这一名称:该词在软件中频繁出现;同时该词在英语中很常用,因此当媒体提及该产品时,必须在前加上公司名称「Microsoft」以避免混淆,这样能够提高微软的知名度。比尔·盖茨接受了这个意见,将该产品命名为Windows[7]:242–245[12][13]

1983年9月,微软首次向媒体展示了Windows原型,其用户界面类似于Multiplan以及其他当时的微软应用,屏幕底端有命令栏;同时还能够同时显示多个应用程序窗口,既可以堆叠排列,也可以平铺排列[14]这个用户界面概念很快被重新设计,只支持平铺窗口,并将类似Multiplan的命令栏更改为标题栏下的菜单栏。[15]许多观点认为,微软做出这一决定是为了避免与Classic Mac OS雷同。[12][16]不过根据微软工作人员坦迪·特罗尔的说法,这可能只是早期项目经理的偏好。[16][17]重新设计后的环境在1983年11月的秋季计算机经销商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15]最初,微软将这款软件称为MS-DOS 2.0设备驱动程序,需要192KB内存和两个软盘驱动器。当运行「行为良好」(仅使用MS-DOS的系统调用)的程序时,Windows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平铺窗口的任务;当运行「行为不良」(不使用MS-DOS的系统调用,而是直接操作硬件地址以控制硬件)的程序时,Windows会让其全屏运行。通过这种方式,Windows能够运行MS-DOS中的应用程序。这让Windows从Visi On和Apple Lisa中脱颖而出。同时,与Visi On不同,Windows开发人员不需要使用Unix开发IBM PC应用程序。微软计划在第三方应用程序中不再强制要求使用微软的用户界面,以鼓励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其他公司开发Windows程序。[14]

一些MS-DOS计算机制造商(包括康柏增你智迪吉多)和软件公司(包括阿什顿-泰特、莲花)承诺提供对Windows的支持。[15]1983年12月,BYTE杂志在预览Windows后,称其「似乎提供了非凡的开放性、可重新配置性、可移植性,以及合适的硬件要求和定价……除非其他公司推出让人惊喜的产品,否则Windows将优先在大范围内测试桌面比拟这一概念。」[14]Windows刚诞生时,比尔·盖茨就将其视为微软的未来。他在1984年4月告诉InfoWorld杂志:「我们公司的战略和资源完全倾向于Windows,就像我们专注于MS-DOS和Xenix之类的操作系统内核一样。我们也强调,只有充分利用Windows的应用程序才能长期保持竞争力。」[18]IBM并未出现在支持硬件制造商的名单中。[15]IBM最初拒绝在其销售的设备上预装Windows,转而开发自己的产品TopView[17]微软称Windows与TopView不同,强调其目的不是多任务处理,而是「让计算机成为内存占用较少且图形丰富的环境」。[19]到了1984年末,Windows、TopView、数字研究公司的Graphics Environment Manager这三款视窗系统间存在竞争,有媒体称之为「视窗之战」()。[19]麦格雷戈于1985年1月离开团队后,史蒂夫·鲍尔默接替了他的位置。[17]后来,微软说服IBM需要图形用户界面,[2]两家公司联合开发OS/2,并于1987年12月完成了初代版本,旨在取代MS-DOS和Windows。[20][21]

微软曾在1983年11月承诺于1984年4月前发布Windows,[15]然而,由于各种设计修改,其发布日期推迟,[22]因此获得了「Vaporware」的称号。[12]

版本发布

  • 1985年11月20日,微软发布了首个零售版本Windows 1.01,面向美国市场销售,售价为99美元(2023年约合280美元[23])。[16][24]
  • 1986年5月,微软发布了Windows 1.02,主要针对欧洲市场,该版本增加了对其他语言的支持。[22][25]
  • 1986年8月,微软发布了Windows 1.03,其包含了一些增强功能,包括支持非美国键盘[26]、添加一些显示器打印机驱动程序,从而取代了美国的1.01版本和欧洲的1.02版本,使得国际版本保持一致。[27]:README.txt同时,微软也与日本电气联合制作了日语版,并于1986年11月发售。[1]
  • 1987年4月,微软发布了Windows 1.04,其增加了对IBM PS/2的支持。[22][28]

1987年12月9日,Windows 2.0发行。[29]:161Windows 1.0于2001年12月31日终止支持,[30]是迄今为止得到支持时间最长的Windows版本。[31]

功能

Windows 1.0本身并不是操作系统,而是图形应用程序环境。[16]其基于MS-DOS内核[32]:5[33]16位外壳程序的形式在实模式下运行。[34][35]Windows 1.0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是多任务处理的早期想法。[16][36]:220各个程序窗口只能平铺在屏幕上,不能堆叠或重叠。程序中的内容会会自动调整大小以适应可用空间。[16]程序最小化后,其图标会出现在屏幕底部的水平线上,类似于现代的Windows任务栏[12][22]该操作环境支持鼠标,用户能够使用鼠标在屏幕上单击。[37]与现代Windows操作系统不同,Windows 1.0中必须按住鼠标按钮才能显示所选菜单。[22]

Windows 1.0包含简单的程序启动器和文件管理器——MS-DOS Executive,在其中打开.exe可执行文件将启动应用程序窗口。[16]Windows 1.0也附带了计算器画图、记事本、书写器、终端、时钟、卡片档案等程序。[24][38]:17系统中还包含RAMDrive(用于管理存储卡,突破内存限制)、剪贴板、打印后台处理程序等实用程序。[24]Windows 1.0内置了《黑白棋》这一依赖于鼠标控制的电子游戏,旨在让用户学习如何移动鼠标以及单击屏幕元素;[39]同时,《权力平衡》可能是唯一一款在Windows 1.0上发行的商业游戏。[16]Windows 1.0引入了控制面板,能够配置环境功能。[11]由于Windows的向下兼容性,现代Windows上很有可能能够直接执行Windows 1.0的二进制程序,并且仅需做很少修改即可将源代码重新编译为功能相同的「现代」应用程序。[40]

Windows 1.0还包含三个动态链接库,分别为KERNEL.EXE、USER.EXE、GDI.EXE。[41]其中KERNEL.EXE包含了诸如任务处理、内存管理、文件输入和输出等功能,USER.EXE提供了用户界面接口,GDI.EXE提供了图形设备接口[42]:87[43]:66Windows 1.0 SDK中包含了这些文件的调试版本,可以用来替换安装盘上的相应文件。[44]:13,200安装程序合并了多个系统文件,以便加快启动速度。使用Windows 1.0 SDK提供的调试版本KERNEL.EXE,可以创建Windows 1.0的「慢启动」版本,其系统文件未经合并。[45]:README.TXTWindows 1.0可以移动内存中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段,以允许程序共享位于动态链接库中的代码和数据;[46]同时能够按需将代码从磁盘中加载,并在内存不足时将其丢弃。[35]

2022年3月,有人在Windows 1.0中发现了彩蛋:一个隐藏的对话框,包含Windows 1.0的开发人员列表以及欢迎语「恭喜!」()。[47][48]

系统需求

Windows 1.0的官方系统要求如下[1][49][50][51][52]

最低系统要求
Windows 1.01 Windows 1.02 Windows 1.03 Windows 1.04
处理器 Intel 8088
内存 256 KB 320 KB
存储 两个双面软盘驱动器或一个硬盘驱动器
显卡 CGA、HGC或EGA
系统 MS-DOS 2.0至3.30
鼠标 建议使用兼容的定点设备,但非必需

在最低系统要求的基础上,微软建议在使用多个应用程序或运行DOS 3.3时增加内存。[53]

反响

Windows 1.0中部分应用的图标
Windows 1.0中控制面板的图标,为一个带有四个矩形框的窗口
控制面板
Windows 1.0中日历的图标,由一个矩形网格组成,上方有一块空白区域
日历
二者都被表示为分为几块的矩形,被认为缺乏辨识度[12]

Windows 1.0发布后反响平平,褒贬不一。[16][54]多数评论者认为该平台具有潜力,[54]但Cult of Mac的评论员Ed Hardy认为Windows 1.0无法与苹果同时期的Finder 1.0竞争,[55]少数派的SUNTRISE认为Windows 1.0图形设计粗糙,不及当时Classic Mac OS的图标。[12]Windows 1.0也因速度慢且软件兼容性糟糕而受到批评。[56]:227也有评论批评其苛刻的系统要求,指出同时运行多个应用时性能不佳;并且用户需要额外购买鼠标才能充分使用操作系统。[3]纽约时报》将配备了512KB内存的计算机上运行Windows 1.0的速度比作「在北极倒糖蜜」,并且认为该操作界面的设计过于依赖鼠标,对仅使用键盘的用户不够友好。该报总结道,Windows 1.0性能糟糕、缺乏专用软件、与DOS程序的兼容性欠佳、缺少入门教程,而Borland Sidekick之类基于DOS的软件同样能够提供Windows 1.0中的功能并实现多任务处理,因此后者更适合大多数计算机用户。[53]

Computerworld杂志报道,从1985年发布到1987年4月,Windows 1.0的销量达到了50万份。[57][58]现代的科技媒体普遍认为Windows 1.0是失败的产品,但认可它在Windows历史上的地位。[3][59][60]纳撒尼尔·博伦斯坦是卓有成就的技术专家,开发了MIME标准。Windows 1.0发布后不久,他正在卡内基·梅隆大学IT团队中工作,微软代表向他们首次展示Windows后,他认为相比于团队内部的窗口管理器,「这些人带来了可怜又幼稚的系统」,「我们当时就知道他们不会取得任何成就」。事实上他也低估了该平台的未来影响。[61]The Verge认为,Windows 8的设计理念与Windows早期版本类似,都是在保持兼容性的前提下简化操作,并且都面向新兴的人体学接口设备。Windows 1.0中提供了新的图形用户界面,并面向鼠标操作;Windows 8也提供了新型界面和软件,并面向触摸操作。[3]

Netflix电视剧《怪奇物语》第三季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85年,作为合作的一部分,微软在Windows 10上开发了Windows 1.0的模拟器,并与该季同步发行。[62]

参见

  • System 1
  • IBM TopView

注释

  1. 微软可能还考虑过其他名称,例如在提供给BYTE的测试软盘中,将其称为「窗口管理器」()。[12]

参考资料

  1. . . . 2013-03-06 [2024-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日语).
  2. Alsop, Stewart II. (PDF). P.C. Letter. 1988-01-18, 4 (2): 6–7 [2017-11-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8) (英语).
  3. Hollister, Sean. . The Verge (Vox Media). 2012-11-20 [2017-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1) (美国英语).
  4. Gee, Sue. . I Programmer. 2023-11-12 [2024-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9) (英语).
  5. Andreadls, Kosta. . TweakTown. 2023-01-22 [2024-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0) (美国英语).
  6. Callaham, John. . Neowin. 2023-11-10 [2024-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6) (英语).
  7. Wallace, James; Erickson, Jim. .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1993-06-01. ISBN 978-0887306297. OCLC 27431749 (美国英语).
  8. Hey, Tony; Pápay, Gyuri.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12-08. ISBN 9781316123225. OCLC 899007268 (英国英语).
  9. Caruso, Denise. . InfoWorld. Vol. 6 no. 19 (InfoWorld Media Group, Inc.). 1984-05-07: 52. ISSN 0199-6649 (美国英语).
  10. Hanson, Rowland. . The HMC Company. [2019-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8) (英语).
  11. . Informit: 2. 2009-08-03 [2022-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英语).
  12. SUNTRISE. PlatyHsu , 编. . 少数派. 2024-05-06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6) (中文(中国大陆)).
  13. Edwards, Benj. . How-To Geek. 2022-02-07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6) (英语).
  14. Lemmons, Phil. . BYTE. Vol. 8 no. 12 (McGraw-Hill). 1983-12: 48–54. ISSN 0360-5280 (美国英语).
  15. Markoff, John. . InfoWorld (Menlo Park, CA: Popular Computing). 1983-11-21, 5 (47): 32–36. ISSN 0199-6649 (美国英语).
  16. Edwards, Benj. . How-To Geek. 2021-08-24 [2022-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5) (美国英语).
  17. Trower, Tandy. . Technologizer. 2010-03-09 [2022-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5) (美国英语).
  18. Caruso, Denise. . InfoWorld. Vol. 6 no. 14 (InfoWorld Media Group, Inc.). 1984-04-02: 80–83. ISSN 0199-6649 (美国英语).
  19. Rosch, Winn L. . PC Magazine (Ziff Davis, Inc.). 1984-12-25: 33. ISSN 0888-8507 (美国英语).
  20. McCracken, Harry. . Time. 2012-04-02 [2024-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8) (美国英语).
  21. Farrell, Nick. . Fudzilla. 2024-01-30 [2024-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8) (英国英语).
  22. Hofer, Marc. . Media Informatics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Groups of th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cs of the University of Munich. 2004-12-16 [2022-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英语).
  23. 1634–1699: McCusker, J. J. (PDF).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1997. 1700–1799: McCusker, J. J. (PDF).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1992. 1800–presen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 [2024-02-29].
  24. . ZDNet. 2015-11-19 [2022-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6) (英语).
  25. Vaughan-Nichols, Steven J. . Computerworld. 2021-06-29 [2022-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8) (美国英语).
  26. Johnsen, Niels. . go64. 2019-11-25 [2022-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丹麦语).
  27. Microsoft, , 1986-08-24 [2024-04-29] (英语)
  28. Petzold, Charles. . PC Magazine. Vol. 6 (Ziff Davis, Inc.). 1987-05-26: 38. ISSN 0888-8507 (美国英语).
  29. Elliott, Susan S. . Australia: Autobiographical Publishing Company. 2011. ISBN 978-1864704556. OCLC 778314925 (美国英语).
  30. Bott, Ed. . ZDNet. 2015-11-20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2) (英语).
  31. Hinks, Jamie. . TechRadar. 2015-11-20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5) (英语).
  32. Shinder, Thomas W. . Debra Shinder Littlejohn, Jeffrey A. Martin. Rockland, Massachusetts: Syngress. 2003. ISBN 978-0-08-047925-5. OCLC 55664320 (美国英语).
  33. Gibbs, Samuel. . The Guardian. 2014-10-02 [2022-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4) (英语).
  34. Warren, Tom. . The Verge. 2015-11-19 [2023-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9) (美国英语).
  35. Chen, Raymond. . Microsoft Developer Blogs. 2011-03-16 [2022-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英语).
  36. O'Regan, Gerard. . Switzerland: Springer. 2016. ISBN 978-3-319-33138-6. OCLC 953036113 (英语).
  37. Molina, Brett. . Tech Xplore. 2021-06-24 [2024-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4) (英语).
  38. Bangia, Ramesh; Singh, Balvir. . Boston: Firewall Media. 2007. ISBN 978-8131802250 (美国英语).
  39. . Wizard IT. 2021-09-17 [2022-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英国英语).
  40. . PC Magazine. Vol. 14 no. 9 (Ziff Davis, Inc.). 1995-05-16: 150. ISSN 0888-8507 (美国英语).
  41. Petzold, Charles. . Charles Petzold. 2005-11-07 [202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24) (英语).
  42. Petzold, Charles. . Charles Petzold 4. Redmond, Washington: Microsoft Press. 1996. ISBN 1-55615-676-6. OCLC 33947413 (美国英语).
  43. McFedries, Paul. . USA: Sams Publishing. 2006. ISBN 0132715368. OCLC 70193302 (美国英语).
  4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1986 (英语).
  45. , Microsoft Corporation, 1986 (英语)
  46. Petzold, Charles. . PC Magazine. Vol. 8 (Ziff Davis, Inc.). 1989-12-12: 330. ISSN 0888-8507 (美国英语).
  47. Nield, David. . TechRadar. 2022-03-19 [2022-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1) (英语).
  48. Litchfield, Ted. . PC Gamer. 2022-03-24 [2022-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6) (英国英语).
  49. . Microsoft Support 4.0. Microsoft. 201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7) (英语).
  50. Deffree, Suzanne. . EDN. 2019-11-20 [2022-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6) (美国英语).
  51. . PC Magazine. Vol. 13 no. 12 (Ziff Davis, Inc.). 1994-06-28: 267. ISSN 0888-8507 (美国英语).
  52. Sullivan, Kristina B. . PC Week. Vol. 3 no. 33 (Ziff-Davis). 1986-08-19: 8. ISSN 1530-6283 (美国英语).
  53. Sandberg-Diment, Erik. . The New York Times. 1986-02-25 [201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4) (美国英语).
  54. Langshaw, Mark. . Digital Spy. 2015-11-20 [202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7) (英国英语).
  55. Hardy, Ed. . Cult of Mac. 2019-07-03 [2024-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6) (美国英语).
  56. Loguidice, Bill. . Matt Barton. Burlington, MA: Focal Press. 2014. ISBN 978-1-135-00651-8. OCLC 874011835 (英语).
  57. McCracken, Harry. . Time. 2013-05-07 [202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8) (美国英语).
  58. Watt, Peggy. . Computerworld. Vol. 21 no. 15 (IDG Enterprise). 1987-04-13: S4. ISSN 0010-4841 (美国英语).
  59. Cooper, Charles. . CNET (CBS Interactive). 2013-11-20 [201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2) (美国英语).
  60. Calore, Michael. . Wired. 2008-12-10 [202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美国英语).
  61. Brodkin, Jon. . NetworkWorld. 2010-11-08 [201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0) (英语).
  62. Warren, Tom. . The Verge. 2019-07-08 [201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美国英语).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