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7D63, 絣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7D63

[U+7D62]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7D64]

絣 U+2F96C, 絣
中日韓相容表意文字-2F96C
𥾆
[U+2F96B]
中日韓相容表意文字補充區 䌁
[U+2F96D]

漢字

-{

}-

  • 总笔画12画
  • 部首+ 6 畫
  • 異體字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系列#0119():
  •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 絣
    《廣韻》北萌切《集韻》悲萌切《韻會》晡橫切,𠀤音崩。《說文》作絣,氐人殊縷布也。《玉篇》無文綺也。《戰國策》妻自組甲絣。《註》絣,綿也。

    又《後漢·班固傳》將絣萬嗣。《註》絣,續也。

    又《集韻》普幸切,音頩。義同。

    又《正韻》補耕切,音伻。義同。

    又《廣韻》振繩墨也。亦作𢆸。

    又《集韻》𤰞盈切,音幷。義同。

    又《集韻》必幸切,音𧚭。急絙也。

    又同弁。《周禮·春官·司服》凡弔事,弁絰服。《註》故書弁作絣。鄭司農絣讀爲弁。

    又《集韻》披庚切,音磅。𢏳或从糸,張絃也。
    }-

    ——《康熙字典

    参考

    编码

    ”的Unihan
    ”的Unihan
    • Unicode編碼:
      • 十进制:194924
      • UTF-8:F0 AF A5 AC
      • UTF-16:D87E DD6C
      • UTF-32:0002F96C

    漢語

    讀音

    • 汉语拼音:bēng, bīng, pēng
    • 粵拼:bang1, bing1

    日語

    讀音

    朝鮮語

    讀音

    音讀 (pyeng)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