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车
背景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俄罗斯,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马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三套车》就创作在这段时期,歌曲诉说马车夫在伏尔加河畔寂寞长途的奔波,唱出了忧伤苍凉的旋律,体现了当时生活的困苦和马车夫无奈的悲愤之情[2]。
苏联音乐家尤里·比留科夫认为,歌曲是由一位无名的作曲家借用格林卡的诗句开头,谱曲而成的作品,于1901年流传开来。另一种说法认为,歌曲的作词者是诗人列昂尼德·特列福列夫,作曲者不详[3]。
歌词
原文歌词[4] | 中文配词(张宁)[5] | 中文配词(高山)[6] |
---|---|---|
|
|
|
争议
《三套车》歌词的中译文主要有两个版本:最早的版本,也是最广为人知的版本是由高山先生译的,只译了俄文原歌词六段中的第一、二、四段。其主要内容为:财主要把年轻车夫的一匹“老马”强行买去,小伙子舍不得但又惹不起,因此悲伤。后来有学者对此翻译版本表示质疑,认为高山先生误将“姑娘”译成“老马”。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高森先生[7]。这些学者认为,这应该是一首带有悲剧意味的爱情歌曲,讲的是财主要把一位“姑娘”强行抢走,车夫无力反抗,因此悲伤[8][9]。另有学者反对以上说法,认为“姑娘”应该是指代“三套车”[10]。
参考文献
- 李声权. . 东方翻译. 2012, (5): 62–64. ISSN 1674-6686.
- 悦贺栋. . 北方音乐. 2017, (37): 73. ISSN 1002-767X.
- 张宁. .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3月. ISBN 9787103023969.
- . [2019-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俄语).
- 陈国权(编合唱); 张宁(译配). . 歌曲. 1998, (03): 55.
- 高山(译词); 宏扬(配歌). . 苏联文学. 1984, (02): 111.
- 高森. . 音乐生活. 1989, (7).
- 1996年12月25日《光明日报》
- 杨志双. (11). 2010.
- 靳平妥. . 中华读书报. 2012年2月22日: 第19版 [2019年7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6日.
- 归宝康; 李国强. . 人民音乐. 2004, (03): 56–57. doi:10.3969/j.issn.0447-6573.2004.03.01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