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帶雙鋸魚
| 三帶雙鋸魚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 纲: | 綱 Actinopteri |
| 目: | 鱸型目 incertae sedis |
| 科: | 雀鯛科 Pomacentridae |
| 属: | 双锯鱼属 Amphiprion |
| 种: | 三帶雙鋸魚 A. tricinctus |
| 二名法 | |
| Amphiprion tricinctus Schultz & Welander, 1953 | |
分布
三帶雙鋸魚分布於馬紹爾群島海域。
深度
水深3-40公尺。
特徵
三帶雙鋸魚體側扁,口小。體色由上半部的黑色逐漸向下變成橘色,背鰭、腹鰭及臀鰭為橘色,體具3條鑲黑邊白色橫帶。背鰭硬棘10-11枚;軟條15-17枚;臀鰭硬棘2枚;軟條13-14枚。體長可達12公分。
經濟利用
為高經濟價值的觀賞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