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老人

下流老人日语:)一詞是日本社會學藤田孝典於其2015年著作《下流老人: 一億総老後崩壊の衝撃》[1]中所提出的。大意為日本近年來出現了大量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年金制度即將崩壞、長期照護缺乏人力、高齡醫療缺乏品質、照護條件日益提高、老人居住困難,而且未來會只增不減,若政府不提出有效政策,可能出現「1億人的老後崩壞」。

「下流老人」這個名詞的目的在於說明高齡者的貧窮生活,以及潛藏在其背後的問題,並沒有瞧不起或歧視高齡者。

藤田也指出,許多他輔導的下流老人,年輕時也是年薪400萬日元(約120萬新台幣)的中產階級[2]

特徵

下流老人有以下幾項特徵[3]

  • 收入極低:沒有足夠的存款。
  • 未婚者:伴侶早歿或離婚者。
  • 非正職者增多:經濟成長停滯、青年就業情況不佳。
  • 啃老族:兒女連自己都養不起,遑論奉養父母。
  • 少子化:醫療與照護成本提高,沒有依賴的人。

衍生問題

日本

目前日本的貧困老人估計有600~700萬人,因礙於自尊心,拒絕申請輔助。

日本老化嚴重,約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銀髮族,出現老人漂流社會,流轉於醫院和照護機構或因失智而成為遊民的高齡者們;老後破產,連看病和吃飯的錢都沒有的老人;內幕社會,揭露迫於生活鋌而走險的犯罪老人;無緣社會,一年有3萬2000名沒人出面認領的遺體,孤獨而死的老人。[4]

以下流老人為目標的惡質貧困商法,有不少養老院、照護中心、簡易旅舍等,以低價吸引老人入居,但提供的環境、伙食、服務都差到極點。有些商人甚至惡劣到將下流老人請領的生活年金全部吞掉。

2014年向日本國民生活中心告發的類似案例達1454件,許多老人院和照護中心的衛生狀況不佳,照護人員霸凌老人,老人被迫寫遺囑轉移財產,還有老人院召了人、收了錢不久就倒閉。[5]

台灣

高齡化社會將造成國家的財政負擔,當受傷或生病時,也容易就面臨破產、生活無以為濟的危機,如同日本也有老人為了生活鋌而走險犯罪等問題產生。[6]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全球最快、年約增加23萬個老人,加上少子化、低薪、中高齡失業等問題,許多學者專家預期,現在的青壯年人口,未來將落入「下流老人」的窘境,已非危言聳聽。[7]

中國大陆

中國大陆也慢慢步入高齡化,因一胎化政策導致少子化、貧富差距大、男女比例失調使未婚男子居多等,多項已符合「下流老人」條件,其日本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加以借鉴。[8]

香港

「2014年香港貧窮狀況報告」指出下流老人增加,65歲以上的貧窮人數增加9千人,約3個人中有1個人的收入是在貧窮線下。香港社福團體指出,政府的相關支援政策力道不足,要求加強社會福祉。[9]

關聯條目

  • 暴走老人 :於2007年間,由日本作家所撰文,探討高齡者為何透過犯罪等負面意圖突顯自己存在,隱含歧視意義,但此形容詞目前仍舊有爭議。
  • 無緣社會

相关图书

引发社会讨论的著作《下流老人》于2015年由朝日新闻出版社出版。中国大陆引进版出版于2017年,改名《下游老人》,译者是褚以炜(ISBN 9787508670409)。台湾引进版出版于2016年,出版社为如果出版,译者是吳怡文(ISBN 9789866006883)。

《下游老人》原作者陆续出版有《贫困世代》(2016年12月台湾出版,译者是賴芯葳,出版社是高寶,ISBN 9789863613527;2022年中国大陆出版,党豪杰译,新星出版社,ISBN 9787513350471)、《贫困危机》(2020年中国大陆出版,译者是胡建君,出版社是上海文化出版社,ISBN 9787553520445)等图书。

参考文献

  1. 藤田孝典. . 臺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333號11樓之4: 如果出版社. 2016-04-01. ISBN 9789866006883.
  2. 陳宛茜. . 聯合報 Focus. 2016-04-12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中文).
  3. 曹婷婷. . 中時電子報. 2016-06-23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中文).
  4. .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7).
  5. 黃菁菁. . 中時電子報. 2016-06-23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中文).
  6. . 蘋果日報. 2016-06-08 [2016-07-29] (中文).
  7. . 中時電子報. 2016-06-26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中文).
  8. . 騰訊网. 2016-04-18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中文).
  9. . WPN世界民報. 2015-10-18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9)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