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仁英
严仁英(1913年11月26日—2017年4月16日),女,天津人,祖籍浙江慈溪,中国妇产科、妇女保健学专家。被誉为“中国围产保健之母”。[1]
| 严仁英 | |
|---|---|
| 罗马拼音 | Yán Rén Yīng |
| 性别 | 女 |
| 出生 | 1913年11月26日 |
| 逝世 | 2017年4月16日(103歲) |
| 国籍 | |
| 别名 | 中国围产保健之母 |
| 籍贯 | 浙江慈溪 |
| 民族 | 汉族 |
| 语言 | 天津话、英语、漢語 |
| 母校 | 南开中学 清华大学 北平协和医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 |
| 知名作品 | 《妇产科学辞典》 《围产医学基础》 《妇女卫生保健学》 《实用优生学》 《实用优生手册》 |
| 家乡 | 天津 |
| 政党 | 九三学社 |
| 配偶 | 王光超 (1942年结婚—2003年丧偶) |
| 亲属 | 严修(祖父) |
| 奖项 | 蔡元培奖 |
生平
严仁英1913年出生在天津的严翰林胡同,其祖父是中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办人之一的严修。她1932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35年考入北平协和医学院,师从林巧稚。1940年,她博士毕业,在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工作,直至1942年辞去工作与王光超结婚。1945年,她转入北平大学医学院工作,1946年北平大学医学院被并入北京大学。1948年,她被派遣去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一年,至1949年末回国从事医护工作,替妓女检查身体。1951年,她成为慰问团成员,两次访问朝鲜战争前线,1951年12月加入九三学社。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因身份特殊而被迫害,1979年文革结束后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创办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7年4月16日,严仁英在北京逝世,享嵩壽104岁。[2]
著作
- 《妇产科学辞典》
- 《围产医学基础》
- 《妇女卫生保健学》
- 《实用优生学》
- 《实用优生手册》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