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友好城市列表
此列表列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国际友好城市。一般来说,两座具有缔结友好关系意向的城市首先会建立友好交流关系(友交),之后在开展稳定和多样化合作的基础上,经过双方政府机构和立法机构的批准而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友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负责协调管理国际友好城市的相关事务,推进中外城市等地方政府的交流与合作,其定位是从事民间外交工作的全国性人民团体,由外交部代管。如果某一城市有意向与国外的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需先获得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再经友协确认后由外交部批准方可进行合作。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城市外交机制是“外交部—对外友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城市”的运行模式。[1]
內蒙古自治区
內蒙古 | ![]() | 1990年9月11日 |
![]() | 2000年5月11日 | |
包头市 | ![]() | 1992年12月12日 |
![]() | 1994年10月17日 | |
![]() | 1999年3月2日 | |
![]() | 2002年5月8日 | |
赤峰市 | ![]() | 1989年5月16日 |
二連浩特市 | ![]() | 2004年10月10日 |
海拉爾區 | ![]() | 1992年7月12日 |
![]() | 2018年9月2日 | |
呼和浩特市 | ![]() | 1987年8月10日 |
![]() | 1991年12月10日 | |
![]() | 1998年10月3日 | |
![]() | 2000年12月6日 | |
滿洲里市 | ![]() | 1993年6月28日 |
![]() | 1999年9月28日 | |
錫林浩特市 | ![]() | 1997年6月17日 |
![]() | 2001年6月7日 | |
扎兰屯市 | ![]() | 2005年1月7日 |
海南省
省级友城 | 主权国家 | 缔结日期 |
---|---|---|
![]() | ![]() | 1990.9 |
![]() | ![]() | 1992.6 |
![]() | ![]() | 1995.10 |
![]() | ![]() | 1996.4 |
![]() | ![]() | 1996.6 |
![]() | ![]() | 2001.6 |
![]() | ![]() | 2004.7 |
![]() | ![]() | 2005.9 |
![]() | ![]() | 2005.11 |
![]() | ![]() | 2006.9 |
![]() | ![]() | 2007.12 |
![]() | ![]() | 2008.10 |
![]() | ![]() | 2009.7 |
![]() | ![]() | 2010.10 |
![]() | ![]() | 2010.11 |
![]() | ![]() | 2011.10 |
![]() | ![]() | 2012.2 |
![]() | ![]() | 2012.8 |
![]() | ![]() | 2013.10 |
![]() | ![]() | 2014.10 |
![]() | ![]() | 2016.10 |
![]() | ![]() | 2017.3 |
![]() | ![]() | 2017.3 |
〖海口市〗- | 澳大利亞達爾文(1990年9月5日) |
英國柏斯(1992年2月3日) | |
法國聖納澤爾(1992年6月27日) | |
美國俄克拉何馬(1992年11月20日) | |
坦桑尼亞桑吉巴(1997年10月30日) | |
〖三亞市〗- | 美國阿爾漢布拉(1994年10月5日) |
菲律賓拉普拉普(1997年7月18日) | |
法國戛納(1997年11月18日) | |
韓國西歸浦(1999年11月19日) | |
烏克蘭雅爾達(2004年11月17日) |
貴州省
〖貴陽市〗- | 日本惠庭市(1986年) |
新西蘭北帕默斯頓(1992年8月17日) | |
美國沃思堡(2011年10月17日) | |
摩尔多瓦亨切什蒂(2013年12月) | |
爱尔蘭米斯郡(2014年10月3日) | |
加拿大本那比(2015年4月) | |
捷克玛丽亚温泉市(2016年6月) | |
〖貴州省〗- | 奧地利施蒂利亞州(1987年6月2日) |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2004年6月17日) |
青海省
〖格爾木市〗- | 以色列卡爾雅特(1997年6月25日) |
保加利亞多布裏奇(2005年9月29日) | |
〖青海省〗- | 布隆迪基特加省(1991年3月22日) |
美國內華達州(2002年6月27日) | |
西班牙阿維拉省(2005年6月23日) | |
〖西寧市〗- | 韓國大田廣域市中區(1997年10月31日) |
俄羅斯伊熱夫斯克(2002年6月13日) |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門特別行政區
國家 | 城市 |
---|---|
![]() | 里斯本 |
![]() | 波爾圖 |
![]() | 林雪平 |
![]() | 科英布拉 |
![]() | 聖保羅 |
![]() | 普拉亞 |
![]() | 暹粒省 |
![]() | 布吉府 |
![]() | 胡志明市 |
![]() | 巴西利亞 |
![]() | 阿瓜格蘭德大區 |
![]() | 布魯塞爾(友好協約書) |
![]() | 峴港(友好協議) |
![]() | 三藩市(文化備忘錄) |
参考来源
- 刁大明; 邵静怡. . 当代美国评论. 2022, 6 (3): 44–62,127–128 [2023-02-23]. CNKI MGPL202203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