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 (2011年版)
《中华民国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于2011年推出的“非官方修纂”[1]的历史著作,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记民国史事,起自1912年,迄于1949年,共38年的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历史。该书被出版方称为“国内首部以中华民国史冠名的多卷本著作,是目前民国史学科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国内民国史研究的最高水平”[2]。
中华民国史 | |
---|---|
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李新总主编 |
类型 | 史書 |
语言 | 中文 |
主题 | 歷史 |
發行 | |
出版机构 |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 | 2011年 |
出版地點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媒介 | 紙本 |
规范控制 | |
ISBN | 978-7-101-08001-8 |
编修过程
《中华民国史》的编撰可以追溯到1956年。随着“向科学进军”的热潮和双百方针的提出,在当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中,列入了民国史研究的计划。1961年,在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之际,董必武、吴玉章等人又提议开展民国史研究。1971年全国出版工作会议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指示,将编纂民国史列入国家出版规划,交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近代史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时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李新负责统筹民国史研究工作。[1][3]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7年,《中华民国史》编写工作开始。次年,《民国人物传》第一卷由中华书局出版,是民国史研究系列中最早出版的著作。1981年,《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上下两册亦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后,其他各册陆续出版。2003年起,民国史学科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1996年中华民国史研究被确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前夕,《中华民国史》全部完工,集结出版。[4]
分卷规模
全书分36册,其中正编12卷16册,大事记12册[5],人物传8册[6],共约2000余万字[7]。正编部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核心,按“中华民国的创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历史时段,分为12卷16册。大事记吸取编年体史书的优点,以“大事突出,要事不漏”为取材原则,围绕民国时期各阶段统治政权的活动这一中心,逐年、逐月、逐日并以大事、要事的重要程度,编排1905年至1949年间发生的历史大事。人物传选取民国年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代表人物近千人,撰写人物简传[8]。
卷册 | 编著者 | 时间跨度 |
---|---|---|
第一卷(上下) | 李新主编 | 1894年-1912年 |
第二卷(上下) | 李新、李宗一主编 | 1912年-1916年 |
第三卷 | 李新、李宗一主编 | 1916年-1920年 |
第四卷 | 汪朝光 | 1920年-1924年 |
第五卷 | 罗志田、杨天宏、冯筱才、何艳艳 | 1924年-1926年 |
第六卷 | 杨天石主编 | 1926年-1928年 |
第七卷 | 曾业英、黄道炫、金以林 | 1928年-1932年 |
第八卷(上下) | 周天度、郑则民、齐福霖、李义彬 | 1932年-1937年 |
第九卷(上下) | 吴景平、曹振威 | 1937年-1941年 |
第十卷 | 石源华、金光耀、石建国 | 1941年-1945年 |
第十一卷 | 汪朝光 | 1945年-1947年 |
第十二卷 | 朱宗震、陶文钊 | 1947年-1949年 |
评论
《中华民国史》出版后,民间认为很多事件和人物具有“颠覆性”观点。比如书中承认国民政府是当时的合法政权。其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作为在篇幅上大于敌后战场。对军统在打击汉奸、收集情报方面的工作,也给予了正面评价。[1]
參見
参考资料
- 龙婧. . 腾讯. 2011-11-11 [201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链接已失效。)
- . 中华书局官网. [201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
- 陈铁健. . 文汇报. 2015-08-03 [201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
- . 新华网. 2011-09-13 [201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
- 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 李新,孙思白,朱信泉等主编. .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7-101-07999-7.
- . [2021-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 . 人民网. 2011-08-30 [201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