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亚美尼亚语
奇里乞亚亚美尼亚语(亞美尼亞語:)也称为中古亚美尼亚语[1],但前者可能与现代方言混淆,对应12—18世纪的书面亚美尼亚语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出现了许多文学作品。[2]
奇里乞亚亚美尼亚语/中古亚美尼亚语 | |
---|---|
区域 | 亚美尼亚高原、奇里乞亚 |
年代 | 演变为亚美尼亚语 |
語系 | 印欧语系
|
早期形式 | 古点亚美尼亚语
|
文字 | 亚美尼亚字母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axm |
语言学家列表 | axm |
Glottolog | 无 |
亚美尼亚语史 |
---|
前史 |
|
语言时期 |
文字 |
|
相关内容 |
|
古点亚美尼亚语主要是一种综合语,但中古亚美尼亚语受到了黏着与分析形式的影响。[3]这样看来,中古亚美尼亚语是古点亚美尼亚语到现代亚美尼亚语的过渡阶段。[4]亚美尼亚语的第一份书面文献就属于中古亚美尼亚语阶段,展示了西部型音质,引入了字母օ、ֆ,分别来自希腊字母“ο”“φ”。
参考文献
- Karst, Josef. . E.J. Trübner. 1901 (德语).
- Melkonian, Zareh. Fourth. Los Angeles. 1990: 137 (亚美尼亚语).
- History of the Armenian Language in the Pre-Written Period, Yerevan, 1987.
- H. Acharian, History of the Armenian Language, parts I-II,
外部链接
- Dictionary of Middle Armeni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Միջին Հայերենի Բառարան), Ruben Ghazarian, Yerevan, 20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