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远程火箭炮兵第二旅
远程火箭炮兵第二旅(英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陆军直属的炮兵旅,驻地广东省惠州市。
| 远程火箭炮兵第二旅 | |
|---|---|
![]() 陆军旗 | |
| 存在時期 | 1951年至今 |
| 國家或地區 | |
| 效忠於 | |
| 部門 | |
| 種類 | 远程火箭炮兵 |
| 功能 | 远程火力打击 战略威慑 战略打击 |
| 直屬 | 南部战区陆军 |
| 駐軍/總部 | 广东省惠州市 |
| 裝備 | PHL-03自行火箭炮 PHL-191箱式火箭炮 |
| 參與戰役 | 抗美援朝战争
|
| 指挥官 | |
| 旅长 | 陆军大校 |
| 政治委员 | 陆军大校 |
| 著名指揮官 | 张文华 腾好勤 |
历史概述
该旅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炮兵第二〇九团,首任团长张文华,政治委员向辉宇,全团成立之初均装备苏式喀秋莎火箭炮[1],共分为两个营,每个营3个连,每个连4门火箭炮,全团24门火箭炮。成立后不久该团便编入炮兵第二十一师,进入朝鲜半岛参战。
上甘岭战役中,该团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唯一的火箭炮部队,炮兵第二〇九团先后进行10次齐射,摧毁联合国军8个阵地;在反击597.9高地战斗中,该团两次齐射就歼敌数百人。得益于二〇九团极高的打击效率,火力处于绝对劣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得以成功防守上甘岭,联合国军的伤亡中70%是来源于喀秋莎火箭炮[2]。如今,该团的一门喀秋莎火箭炮就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
1954年该部回国,炮兵第二十二师被撤销,二〇九团转隶炮兵第一师,仍然以火箭炮为主要装备。1979年中越战争,炮兵第二〇九团一营一连参战。
2013年,炮兵第一师被拆分,炮兵第二〇九团被拆分出来扩编成立远程火箭炮兵第二〇九旅[3]。军改后番号重排,改为远程火箭炮兵第二旅,转隶南部战区陆军直属。
沿革
| 部隊番號 | 使用時期 |
|---|---|
| 炮兵第二〇九团 | 1951年3月-2013年10月 |
| 远程火箭炮兵第二〇九旅 | 2013年10月-2017年2月 |
| 远程火箭炮兵第二旅 | 2017年2月至今 |
参考来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