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切音新字
中國切音新字(台羅: Tiong-kok tshiat-im sin-jī)是清末拼音字方案中最早的一种。卢戆章创制,他用“两字合即成音”的方法,仿拉丁字母笔形制定字母55个,于1892年出版《一目了然初阶》,次年出版《新字初阶》(两书都是屬於中国切音新字地厦门腔),在厦门一带推行10多年。1906年后,字母改用汉字简单笔画,韵母居中粗写,声母按四声细写在韵母的4角,增订为官话、福州、泉州、厦门、广东六种。至1915年又有修订。他的新字方案前後有3次改變,隸屬假名系。[1]
中国切音新字 | |
漢字 | |
---|---|
白話字 | |
臺羅拼音 | |
閩南拼音 |
閩南語书写系统 |
---|
漢字 |
十五音 |
拉丁化 |
漢羅混寫文 |
其他拼音 |
列表 |
註釋
- 倪海曙著,《中國拼音文字運動史簡編》(上海:時代書報出版社,1948),頁32-35。
參閲
- 三推成字法
- 官話合聲字母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