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屬

中國龍屬名:),舊稱中國雙脊龍,是一種獸腳亞目的肉食性恐龍,生存於侏儸紀早期,發現於中國雲南省祿豐組,為二足行走的堅尾龍類,身長約5.6公尺。

中国龙属
化石时期:侏羅紀早期,
骨架模型(義大利MUSE科學博物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演化支 新獸腳類 Neotheropoda
演化支 鳥吻類 Averostra
演化支 坚尾龙类 Tetanurae
属: 中国龙属 Sinosaurus
Young, 1948
模式種
三疊中國龍
Sinosaurus triassicus

Young, 1948
其他物種
  •  ?中華中國龍 S. sinensis
    Wang et al., 2017[1]
異名
  • 中國雙冠龍
    Dilophosaurus sinensis

    Hu, 1993

此種恐龍曾長時間的被誤認為是雙冠龍,現在已被正名。

發現及物種

標本ZLJT01的上頜骨
中國龍的骨架模型

編號KMV 8701的化石最初在1987年發現,被認為是一個新的物種,並於1993年命名為中國雙脊龍Dilophosaurus sinensis[2][3][4]。其後於1994年發現了更完整的化石,並被歸類於同一物種。2003年,董枝明研究中國龍的標本,發現牠與中國雙脊龍非常類似。由於中國龍屬較早被命名,中國雙脊龍於是成了牠的異名[5]

多年來,古生物學家將多個標本歸類為中國雙脊龍,現在屬於中國龍。董在2003年描述了編號LDM-LCA10的標本,包含一個頭顱骨及不完整的顱後骨骼[5]。2012年,徐星描述了兩個標本:編號ZLJ0003包括部份頭骨及部份顱後骨骼、編號ZLJT01為一個亞成年體,由前頜骨碎片、不完整的上頜骨、破碎的上頜、淚骨、成對的額骨、成對的頂骨、不完整的顱骨、不完整的齒骨、2個肋骨碎片以及一個尾部神經脊組成[6]

正模標本(編號IVPPV34)發現於中國雲南省祿豐組下層,包含一個上頜骨、破碎的下頜骨頭與牙齒。牙齒側面扁平,並在前後編緣都有鋸齒狀。牙齒向後彎曲。這樣的材料過於稀少以致於無法估量牠的確切體型。過去亦有其他化石被歸類為中國龍,現在證實屬於兩種原蜥腳下目[7][8][9],例如金山龍[10]

胡紹錦在1993年把編號KMV 8701標本歸類於中國雙脊龍[4]。在2013年,根據Currie等人的研究指出中國雙脊龍與三疊中國龍是相同物種[11]。標本KMV 8701是一個頭顱骨(長度為525毫米),並接近完整。KMV 8701的身長估計有5.6公尺,從而得知了中國龍的長度[5]。KMV 8701現在被歸類在中國龍屬,但仍缺乏詳細的描述。2012年,一個新的中國龍標本被敘述,代表著本屬的一個新物種[6]

詞源

中國龍是由中國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在1948年所敘述、命名,模式種三疊中國龍S. triassicus)。屬名裡的「Sinae」是拉丁文中國;種名則意指化石發現處的最初鑑定年代[12]

敘述

腦殼

中國龍是唯一有發現完整腦殼的雙脊龍科。兩個部份腦殼化石在2012年之前被發現,並且可能是完整的,但被沉積物掩蓋。在2011年,一個保存良好的腦殼被發現,僅缺少額骨與眶骨[6]

分類

頭部描繪

中國龍最初被認為是種類似雙脊龍腔骨龍超科恐龍。在2003年,奧利佛·勞赫(Oliver Rauhut)提出中國龍是種更衍化的獸腳類,接近冰脊龍和中國雙脊龍[13]。2013年Carano在一項尚未發表的研究中認為中國龍是種獸腳亞目[14]。過去中國龍屬曾被認為是個疑名[4][15][16],直到證實中國雙脊龍是牠的異名,中國龍屬才被認為是個有效屬[5][17]

由於牠的顴骨前端並未接觸眶前孔邊緣,而且上頜骨牙齒是完全在眼眶前面,並在淚骨垂直線前結尾,類似南極洲的冰脊龍[18]

頭骨有缺口

2007年祿豐恐龍博物館在祿豐盆地發現了新的中國龍標本(編號ZLJT01),化石包含一個不完整的頭骨及其他顱後碎片。根據Smith等人的系統發生學研究,中國龍不屬於基礎雙脊龍科,而是種更先進的獸腳亞目類群[17]

以下是由Christophe Hendrickx與Octávio Mateus所提出的演化樹,它將中國龍分類為冰脊龍的姐妹分類單元,並同屬於最基礎的堅尾龍類[19]

獸腳亞目

始盜龍

艾雷拉龍

腔骨龍科

雙脊龍

鮑氏腔骨龍

羅德西亞腔骨龍

角鼻龍下目

輕巧龍

角鼻龍

阿貝力龍超科

瑪君龍

惡龍

堅尾龍類

冰脊龍

中國龍

川東虛骨龍

單脊龍

Orionides

斑龍超科

鳥獸腳類

古生物學

頭冠功能

中國龍與雙脊龍都擁有成對的頭冠,然而這個冠並非用來打鬥,很可能僅為展示功能[6]

食性

中國龍掠食原蜥腳下目

中國龍的前頜骨及上頜骨之間有深缺口,董提出這個缺口用來容納下頜肌肉,使中國龍具備強大的咬合力。根據牠的下頜功率估計,中國龍可能為掠食性動物或食腐動物。董指出牠的前頜由狹窄的鉤狀喙覆蓋著,用於撕咬皮膚和肉。董研究中國龍的腳發現它和現代禿鷹類似。中國龍以雙腳行走,以適應捕捉大型獵物,例如原蜥腳下目[5]

古生態學

發現地

三疊中國龍的模式標本IVPP V34出土於中國雲南省祿豐組的張家窪地層,這是由暗紅色沉積物形成的岩床,年代估計為侏羅紀早期,約1億9600萬至1億8300萬年前。在此地發現的中國龍標本有:IVPP V97(postcrania)、IVPP V36(牙齒)、IVPP 37(牙齒)、IVPP V88(髂骨)、IVPP V35(牙齒和顱後骨骼)、IVPP V100、IVPP V48(牙齒和顱後骨骼),由楊和卞在1938年發現。FMNH CUP 2001-2003由E. Oehler和胡發現。FMNH CUP 2097、FMNH CUP 2098、FMNH CUP 2004、FMNH CUP 2005由楊和卞在1948年於張家窪岩層發現。

棲息地與生物

中國龍與以下幾種動物生存於同一時代的相同地區:可疑的鐮刀龍超科峨山龍、可能是獸腳亞目蘆溝龍、早期哺乳類吴氏巨颅兽中真鱷類滇中龍裝甲亞目卞氏龍大地龍原蜥腳下目祿豐龍金山龍昆明龍金沙江龍雲南龍

大众文化

中国龙经常以“中国双脊龙”的形象出现在各种科普读物中。

參考資料

  1. Wang, G.F.; You, H.L.; Pan, S.G.; Wang, T. (PDF).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17, 55 (2): 177–186 [2017-08-29]. ISSN 1000-31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7-29).
  2. Walker, A. D., 1964, Triassic Reptiles from the Elgin area: Ornithosuchus and the origin of Carnosaur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v. 248, p. 53-134.
  3. Young, C.C., 1951, "The Lufeng saurischian fauna in Chin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C (13): 1-96
  4. Irmis, Randall. (PDF). PaleoBios. 2004-12-22, 24 (3): 11–18 [2013-05-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2-17).
  5. Dong, Z.M. (PDF). Memoir of the Fukui Prefectural Dinosaur Museum (Beijing: Fukui Prefectural Dinosaur Museum). 2003, 2: 123–131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4-07).
  6. Xing, L.D. .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Alberta (Edmonton). 2012: 1–286.
  7. Walker, A.D.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The Royal Society). 1964, 248 (744): 53–134. JSTOR 2416617.
  8. Young, C.C. . Palaeontologica Sinica. C. 1951, (13): 1–96.
  9. Glut, D.F. . McFarland & Company. 2003: 495 [2014-07-14]. ISBN 0-7864-1166-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10. Weishampel, D.B.; Dodson, P.; Osmolska, H.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244–252 [2014-07-14]. ISBN 0-520-2420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11. Currie, Xing, Wu and Dong, in prep. Anatomy and relationships of Sinosaurus triassicus (“Dilophosaurus sinensis”) from the Lufeng Formation (Lower Jurassic) of Yunnan, China.
  12. Young, C.C., 1948, "On two new saurischians from Lufeng, Yunnan",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28: 75-90
  13. Rauhut, O.W.M., 2003,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nd evolution of basal theropod dinosaurs. Special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69. The Palaeontological Association pp 215
  14. M. T. Carrano. 2013. Taxonomic opinions on the Dinosauria.
  15. Glut, D.F. 4. McFarland & Company. 2006: 139 [2014-07-14]. ISBN 0-7864-229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16. Xing, L.D.; Harris, J.D.; Toru, S.; Masato, T.; Dong, Z.M. (PDF).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9, 28 (1): 16–29 [2014-07-14]. ISSN 1671-255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17. Xing L D, Bell P R, Rothschild B M, et al. Tooth loss and alveolar remodeling in Sinosaurus triassicus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strata of the Lufeng Basin, China. Chin Sci Bull, doi: 10.1007/s11434-013-5765-7
  18. Glut, D. F. (1999). Dinosaurs, the Encyclopedia, Supplement 1: McFarland & Company, Inc., 442pp.
  19. Christophe Hendrickx, Octávio Mateus. . PLOS ONE. 2014-03-05, 9 (3): e88905 [2018-04-02]. ISSN 1932-6203. doi:10.1371/journal.pone.0088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1) (英语).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