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

2001年1月1日21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称为21世纪[1]

千纪 2千纪 | 3千纪 | 4千纪
世纪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 22世纪 | 23世纪 | 24世纪
年代 2000年代 | 2010年代 | 2020年代 | 2030年代 | 2040年代 | 2050年代 | 2060年代 | 2070年代 | 2080年代 | 2090年代

隨著美蘇冷戰結束,世界格局出現了顯著變化: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強國,但要面对中國崛起的挑战及俄罗斯的军事挑战。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的國家分別在爭奪第三世界的資源,且因遭逢穆斯林激進分子之九一一恐怖攻擊,使得世界局勢陷入迷霧與猜忌之中。隨著宗教息微,網際網路的發展與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的革新;維基百科虛擬地球等網站及應用程式誕生;臉書推特社群軟體之誕生,產生新的社交模式;手機電子支付網上購物加密貨幣的誕生。但也衍生出了相對應的社會問題,如:網路霸凌社交工程等以資訊工具執行傷害性目的之新興犯罪手法。同時期,對於太空探索的商業化,宇外自然環境的模擬等,使得宇宙移民不再是空談。全新的政治模式、全新的民主革命運動正在醞釀。作為20世紀環保主義的延續,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重新得到審視,但因全球受到溫室效應之影響,造成眾多威脅人類生命安全之極端氣候巴黎協議因此誕生。惟因政治動盪、短視近利與意識型態之爭,遭到擱置與忽略。而因意識型態之爭的緣故,資本主義國家與專制主義國家關係越發惡劣,衝突更為頻繁,各國之間更因土地問題而爭鬥,全球都憂慮未來戰爭會重臨地球。而隨著全球化的進展,21世紀各國文化不斷交融與創新。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的文明從未如這個時代一樣光輝燦爛與充滿不確定性。

有很多迎接21世纪的庆祝活动都在2000年举办,而不是2001年;由于沒有公元0年,此算法使1世纪是一个只有99年的世纪[2]

主要关注问题

21世紀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列出以降低世界贫穷水平的一半為目標,已獲得世界各國的簽署。

不少研究及國際非政府單位,如Oxford Martin School也以21世紀為題來思考新世紀的意義,以及要面對的挑戰:[3]

重要事件、发展與成就

科学技术

隨着人類踏入21世紀,人類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各種領域上皆有不同突破和發明。在資訊科技層面上,人類衝破了昔日手機的界限,發明出可流動上網的智能手機,令人類通訊幾乎再無限制。而實體貨幣亦發展出其網上形態。行動支付、虛擬貨幣漸漸取代實體貨幣。而資訊科技發展亦造就多方面的突破,例如 : 人工智能、機械人、自駕車等等。人類的生活亦有虛擬化的跡象,VR虛擬實境、元宇宙等的出現預示著人類未來的生活及發展方向。同時,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沒有停下,對於地外生命的渴求越發強烈,而人類亦試圖衝出地球,甚至考慮殖民於其他星球。

战争与政治

九一一事件中倒塌的世界贸易组织大厦

天灾人祸

疾病与医学

引发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SARS-CoV-2病毒电子顯微鏡照片

环境与自然资源

社會與经济

文化娱乐

宗教與哲學

  • 2005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2005年4月2日逝世于梵蒂冈教会之母修道院内,享年85岁。
  • 2013年:教宗本笃十六世辞职
  • 2022年: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22年12月31日逝世于梵蒂冈教会之母修道院内,享年95岁。

参考资料

  1. . [2023-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8).
  2. 汪景琇 中国科学院天文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 中国科技术语. 1999-03-15 [202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4).
  3. Professor James Martin, S. J. . Eden Project Books. 3 July 2007 [28 November 2012]. ISBN 978-1-59448-25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