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拉慈龍屬

阿瓦拉慈龍屬名Alvarezsaurus,發音:/ˌælvərɛzˈsɔːrəs/,意為「阿瓦拉慈的蜥蜴」)或译阿爾瓦雷茲龍,是一阿瓦拉慈龍科虛骨龍類恐龍,生存於約8600萬至8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分佈範圍相當於現在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估計身長1.4公尺及體重約2.27至9.1公斤。[1]化石出土於棚下組,並於1991年由古生物學家何塞·波拿巴命名、發表,模式種兼唯一種是卡氏阿瓦拉慈龍Alvarezsaurus calvoi),屬名紀念歷史學者格雷戈里奧·阿瓦雷茲(Don Gregorio Alvarez)。[2]

阿瓦拉慈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堊世
骨架模型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阿瓦拉慈龙科 Alvarezsauridae
属: 阿瓦拉慈龙属 Alvarezsaurus
Bonaparte, 1991
模式種
卡氏阿瓦拉慈龍
Alvarezsaurus calvoi

Bonaparte, 1991

發現

已知部位

阿瓦拉慈龍的化石是由豪尔赫·奥兰多·卡尔沃等人率領的科馬約大學團隊於1984至1987年在內烏肯省的蟾蜍嘴(Boca del Sapo)地區的挖掘活動期間發現,1987年五月挖出了小型獸腳類骨骼。1991年何塞·波拿巴命名模式種卡氏阿瓦拉慈龍Alvarezsaurus calvoi),屬名紀念出版許多內烏肯考察的奎果里約·亞佛瑞茲,種名致敬發現者卡沃。正模標本 MUCPv 54出土於棚下組約8500萬年前桑托階的層位,是具缺乏頭骨的部分骨骼,包括六個頸椎、五個背椎、三個薦椎、十三個尾椎、一個肩胛骨、一個手爪、一個髂骨股骨上段、脛骨下段、一塊腓骨距骨、跟骨、完整的腳部。[2]

描述

復原圖

2010年葛瑞格利·保羅估計體重3公斤及體長1公尺。[3]阿瓦拉慈龍以雙足行走。如同其他輕型獸腳類,阿瓦拉慈龍有著酷似鳥類的纖細外型、靈活彎曲的頸部、三趾站立的腳;腳部結構顯示擅於快速奔馳。至於佔據一半體長的尾巴、前肢單指爪則不太像鳥類。腿部可能覆蓋著羽毛。最近端尾椎銳利的椎體腹側,其橫突呈半三角形且朝外,同樣可見於其他阿瓦拉慈龍科物種(如鳥面龍)。[4]最初的描述指出許多獨有衍徵,但自從其他多種同類的共通特徵被發現,僅剩不到幾個是獨有的。2015年邁可·莫提默(Michael Mortimer)的研究列出以下鑑定特徵:頸椎有縱扁、槳狀、帶有一道發育良好縱脊的後關節突;後部尾椎為前部兩倍長;肩胛骨髂骨長的47℅,末端未擴張;拇指爪底部有個脊突。

分類

阿瓦拉慈龍被認為是阿瓦拉慈龍科中演化相對基礎的物種,比其他更著名的如單爪龍及鳥面龍還原始。早期研究支持阿瓦拉慈龍演化支被認為位於非鳥類恐龍,而認為其與新鳥類近緣的某些論點則仍有爭議。[4]過去巴塔哥尼亞的阿瓦拉慈龍是家族最原始的紀錄,直到新疆發現更原始簡手龍才又打破。[5]

生活

棚下組的環境是個有潟湖的沿海平原。阿瓦拉慈龍棲息於有沙丘的乾燥地帶,當地貫穿著流量變化大的小河流。現今論點認為阿瓦拉慈龍可能以蟲類為食,其短而有利的拇指爪用來挖掘蟻丘、或剝下樹皮來抓取樹中的幼蟲。

大眾文化

探索頻道的《恐龍星球》(Dinosaur Planet)中出現阿瓦拉慈龍獵食幼年薩爾塔龍,但這兩種實際存在的年代差了500萬年。

參考來源

  1. Holtz Jr., Thomas R. (PDF). 2012 [2022-04-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3-02).
  2. Bonaparte, José F. [The fossil vertebrates of the Colorado River formation, from the city of Neuquén and surroundings, Upper Cretaceous, Argentina]. Revista del Museo Argentino de Ciencias Naturales "Bernardino Rivadavia". Paleontología. 1991, 4 (3): 15–123. ISSN 0524-9511 (西班牙语).
  3. Paul, Gregory S. 1s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126. ISBN 978-0691137209. JSTOR j.ctt7sv5n.
  4. Chiappe, Luis M.; Norell, Mark A.; Clark, James M. . Chiappe, Luis M.; Witmer, Lawrence M. (编).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 December 2002: 87–120 (December 2002). ISBN 978-0520200944.
  5. Choiniere, Jonah N.; Xu, Xing; Clark, James M.; Forster, Catherine A.; Guo, Yu; Han, Fenglu. . Science. 29 January 2010, 327 (5965): 571–574. Bibcode:2010Sci...327..571C. PMID 20110503. S2CID 36904501. doi:10.1126/science.1182143.

外部鏈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