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思巴奚军
亦思巴奚军,又称亦思法杭兵,是元朝末年,居住在泉州的波斯人建立的民兵组织。“亦思巴奚”可能来源于波斯语的“民兵”()一词[1],与“西帕希”、“西帕依”等词同源[2]。
亦思巴奚军 | |
---|---|
存在時期 | 1357年3月或4月—1366年6月或7月 |
軍種 | 民兵 |
總部 | 泉州 |
參與戰役 | 亦思巴奚兵亂 |
指挥官 | |
著名指揮官 | 賽甫丁(1357年3月或4月—1362年6月或7月) 阿迷里丁(1357年3月或4月—1362年2月或3月) 那兀納(1362年2月或3月—1366年6月或7月) |
福建历史系列条目 | ||||||||
---|---|---|---|---|---|---|---|---|
史前福建 昙石山文化 七閩 · 古閩人 · 閩越人 | ||||||||
閩越 前306 – 前110 秦 閩中郡 前222 – 前209 | ||||||||
兩漢 揚州刺史部 會稽郡 南海 前195 – 前174前 | ||||||||
孫吳 扬州 會稽郡 會稽東部都尉 会稽南部都尉 建安郡 | ||||||||
两晋、南朝 扬州 江州 陈氏政权 550 – 564 闽州 557 – 565 丰州 建安郡 建安国 晋安郡 晋安国 晋平郡 晋平国 梁安郡 南安郡 南安国 | ||||||||
隋唐 江南道 岭南道 江南东道 丰州都督府 泉州都督府 闽州都督府 福州都督府 福建经略使 长乐经略使 福建道 758 – 896 丰州 泉州 (711年前) 建州 闽州 福州 武荣州 泉州 (711年后) 漳州 汀州 长乐郡 建安郡 清源郡 漳浦郡 临汀郡 威武军(王氏政权) 896 – 909 | ||||||||
闽 909 – 945 福州大都督府 909 – 932 长乐府 933 – 945 泉州 漳州 汀州 建州 镇安军 941 镇武军 941 – 943 镛州 镡州 殷 943 – 945 建州 镛州 镡州 威武军(李仁达政权) 945 – 947 福州 清源軍 949 – 964 平海军 964 – 978 泉州 南州 漳州 南唐 永安军 945 – 956 忠义军 956 – 976 吴越 威武军 947 – 951、977 – 978 彰武军 951 – 977 | ||||||||
兩宋 两浙西南路 978 – 985 福建路 985 – 1278 福州 建州 建宁军 泉州 漳州 汀州 剑州 南劍州 太平军 興化軍 邵武軍 建寧府 福安府 兴安州 范汝为政权 1130 – 1132 | ||||||||
元 泉州行宣慰司 1277 – 1278 泉州行中书省 1278 – 1280、1281 – 1282、1284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1280 – 1285、1286、 1288 – 1291、1292 – 1297、1356 – 1366 泉州分省 1284 – 1285、1358 – 1368 建宁分省 1358 – 1368 兴化分省 1359 – 1366 延平分省 1364 – 1368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福建道宣慰司 1285 – 1286、1286 – 1288、 1291 – 1292、1299 –1356 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 1297 – 1299 福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1366 – 1368 亦思巴奚政权 1357 – 1366 | ||||||||
明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1369 – 1376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1376 – 1645 邓氏政权 1448 – 1449 南明 隆武政权 1645 – 1646 福京 1645 – 1646 明郑政权 1646 – 1680 鲁监国政权 1646 – 1649 | ||||||||
清 浙闽总督 1645 – 1658 福建总督 1658 – 1687 閩浙總督 1687 – 1911 福建省 1647 – 1911 耿精忠政权1674 – 1676 厦门英租界 1852 – 1930 黄德美政权 1853 李世贤政权 1864 – 1865 福州日租界 1899 – 1943 鼓浪屿公共租界 1902 – 1943 中华民国军政府闽都督府 1911 – 1912 |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福建省 1912 – 1933、1934 – 1949 闽南护法区 1918 – 1920 建国军政制置府 1922 联军办事处 1923 – 192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闽西特区 1930 – 1932 福建省 1932 – 1935 闽浙赣省 1932 – 1935 闽赣省 1933 – 1935 中華共和國 1933 – 1934 福州特别市 1933 – 1934 厦门市 1933 厦门特别市 1933 – 1934 闽海省 1933 – 1934 泉海省 1933 兴泉省 1933 – 1934 龙漳省 1933 龙汀省 1933 – 1934 闽上省 1933 延建省 1933 – 1934 厦门特别市(日占) 1938 – 1945 福州治安維持會(日占) 1941 福州市政委员会(日占) 1944 – 1945 | ||||||||
现状 1949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华东大行政区 1950 – 1954 福建省 中華民國 福建省(金马地区) |
1357年—1362年其首领是什叶派波斯人赛甫丁和阿迷里丁,1362年—1366年为逊尼派阿拉伯人那兀纳。他们在1357年—1366年控制泉州,发动亦思巴奚兵乱,反抗元朝政府,并一度占领福州城和兴化城,试图建立“亦思法杭国”。亦思巴奚军在兵乱期间对福建沿海興化路、泉州路两地的百姓多有杀戮,最后被元朝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陈友定率领的军队消灭。他们对泉州港的衰落和其后汉人和色目人间的族群仇杀起到了巨大影响[3][4]。
参见
參考文獻
- 努尔,亦思巴奚,《泉州伊斯兰教研究论文选》,第48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 محمد حسن دوست. . تهران: فرهنگستان زبان و ادب فارسی. ۱۳۹۳: ۱۶۶۵–۱۶۶۶. ISBN 978-600-6143-57-6.
- 徐晓望,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 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