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線 (京濱急行電鐵)

大師線日语: Daishi sen */?)是一條連結日本京急川崎站小島新田站,屬於京濱急行電鐵(京急)的鐵路線。全線位於神奈川縣川崎市川崎區。車站編號使用的路線記號為KK

大師線
大師線主力車輛1500型
(2008年1月3日 京急川崎站
日語原名
假名
羅馬字
概覽
營運地點 日本 神奈川县川崎市川崎區
起點站京急川崎站
終點站小島新田站
路線代號KK KK
技術數據
路線長度4.5公里
最高速度60公里/小時
正線數目複線
車站數目7個
軌距1,435毫米
電氣化方式直流電1,500 V高架電纜
閉塞方式自動閉塞式
信號系統C-ATS
使用车型參見使用車輛
開通營運1899年1月21日
擁有者 京濱急行電鐵
營運者 京濱急行電鐵

路線資料

  • 路線距離:4.5公里
  • 軌距:1435毫米
  • 站數:7個(包括起終點站)
  • 複線路段:全線(產業道路站完成地下化工事後,全線複線化)
  • 電氣化路段:全線(直流1500V)
  • 閉塞方式:自動閉塞式
  • 最高速度:60公里/小時
  • 保安裝置:C-ATS

歷史

本路線於1899年開業,以載運參拜者前往川崎大師為目的,為京濱急行電鐵最早的路線。本路線是日本最早採用標準軌距的鐵道,也是關東地區最早採用電車運行的路線。開業時受到人力車公會的反對,所以3年後才延伸接續到京急川崎站。

1926年,京急以子公司海岸電氣軌道從大師站往東、再轉向西南方延伸,接續到京急本線的總持寺站(位於現在的京急鶴見站花月總持寺站之間)。這段延伸部分在1937年被鶴見臨港鐵道(現在是JR東日本鶴見線)收購,不久即廢止。

當時日本人新年只會到附近的神社、寺廟參拜,因為本路線開通增加交通便利性,乘車參拜客絡繹不絕,讓日本開始出現坐火車到知名社寺新年參拜的風氣。本路線為京急帶來的龐大利潤,也讓京急有餘力開始擴大路網,並為各地的鐵路建設計畫帶來影響。

太平洋戰爭中,1942年京急被合併,路線轉交東京急行電鐵(大東急)營運,基於防諜理由更改部分站名。為了海岸工業區的通勤輸送,利用原本海岸電氣軌道的廢止路線加以延伸到海岸邊的櫻本站。

戰後京急重新獨立,1952年將塩濱站到櫻本站路線讓渡給川崎市交通局,1964年將小島新田站到塩濱站的路線休止(1970年廢止),確立了今日的營運路線。

1949年起鈴木町站到櫻本站之間為雙軌距,1067mm軌距的貨運列車運行於工業區和國鐵車站之間。1960年代一天會開行兩班貨運列車,之後貨運量逐漸下滑,1997年廢止貨運,改回單軌距。

車站列表

所有車站均位於神奈川縣川崎市川崎區。月台可停靠4節編組列車。

車站編號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英文站名 站間營業距離 合計營業距離 接續路線
KK20 京急川崎 - 0.0 京濱急行電鐵 本線
東日本旅客鐵道 東海道線川崎:JT04)、 京濱東北線(川崎:JK16)、 南武線(川崎:JN01[* 1]
KK21 港町 1.2 1.2  
KK22 鈴木町 0.8 2.0  
KK23 川崎大師 0.5 2.5  
KK24 東門前 0.7 3.2  
KK25 大師橋
【舊站名:產業道路】
0.6 3.8  
KK26 小島新田 0.7 4.5  
  1. 京急川崎站與JR東日本的川崎站之間只限以定期券作連絡運輸

廢除車站

六鄉橋站
京急川崎 - 港町、1899年開業、1949年7月1日廢止
池端站
六鄉橋 - 川崎大師的舊線上、1899年開業、1928年12月28日廢止

註釋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大師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