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戈尔·帕纳林

伊戈尔·尼古拉耶维奇·帕纳林俄語:, 俄語發音:[ˈiɡərʲ nʲɪkɐˈlaɪvʲɪtɕ pɐˈnarʲɪn]1958年10月30日[1]),俄羅斯藉大學教師及政治学家[2],在1998年預測美國將在2010年會分裂成六個部分而著名[3],然而他的預測沒有成真而受到批評[4]

伊戈尔·帕纳林
出生
(1958-10-30) 1958年10月30日[1]
国籍 俄羅斯
职业大學教師及政治学家
知名于預測美國在2010年會分裂
网站www.panarin.com

帕纳林著有15本书[5]及無數關於信息战心理学地缘政治学的文章,他亦有自己專屬的每週廣播節目[6]

生平

帕纳林畢業位於奧廖爾,隸屬於克格勃的高等軍事指揮學院電信部(今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衛隊學院)及列宁军事政治学院,並於1993年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在1997年取得俄羅斯公共管理學院的政治學博士學位[1]

帕纳林在1976年進入克格勃,蘇聯解體後他改在联邦政府通信和信息局工作[2][7]並晉升至上校階級[8]。他的工作領域主要是封閉和開放信息流的戰略分析和整合,危機情況下的信息流管理,以及全球流程的情況建模,並曾為時任俄羅斯總統鲍里斯·叶利钦提供戰略預測[2]。1999至2003年間,他替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工作,為分析部部長[7]。他在2006至2007年間出任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發言人一職[9][10]

自1989年起他便開始教學生涯,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擔任教師,之後亦曾在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俄羅斯公共管理學院和俄羅邦外交部外交學院授課[11]

美國分裂預測

Panarin's U.S. breakup map
帕纳林的美國分裂論並可能由六個國家接管

1998年,帕纳林根據關於美國社會和經濟的機密資訊,及联邦政府通信和信息局同事的協作分析下,預測美國會在2010年分裂成六個部分,並會因為經濟衰退,移民因素和道德墮落而陷入內戰。他預測金融和人口變化使美國發生一場政治危機,在這場危機中,較富裕的州份會拒付聯邦政府資金,實質上脫離聯邦自行獨立,導致社會動盪、內戰、國家分裂和外國勢力的干預[2]。美國將會分裂成六個部份,並可能由不同國家接管,其中阿拉斯加會回歸到俄羅斯[12]。2008年,他接受消息报訪問時更預測美元崩潰,理由是外債太多和金本位的放棄[13]

他在2008年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說:

大約有45至55%機會成真...但如果我們理性地討論,這對俄羅斯並不是件好事。雖然俄羅斯在國際舞台上變得更強大,但因為依賴美元貿易而使經濟受創[2]

他的預測曾因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而一度受注目,但最終沒有因此而分裂而備受批評[14][4]

2011年10月,他反駁指佔領華爾街運動顯示了美國精英統治階層與平民的分裂,並說他的美國分裂論得到一些美國教授和分析家的支持。[15]

參考資料

  1. . kommersant. 2006-04-25 [202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俄语).
  2. . WSJ. [200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6).
  3. Osborn, Andrew. . Wall Street Journal. 2008-12-29 [2021-02-07]. ISSN 0099-96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6) (美国英语).
  4. Bohm, Michael. . The Moscow Times. 2012-11-29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30) (英语).
  5. . [202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4).
  6. . Nick Baumann. Mother Jones. 2009-11-05 [2017-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9).
  7. . [202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1).
  8. . [202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4).
  9. . [202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0. . РИА Новости. [202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0) (俄语).
  11. . dipacademy. [202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8).
  12. . 北方網. 2009-01-07 [202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0).
  13. . [202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0).
  14. . business.inquirer.net. [202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4) (英语).
  15. . news.yahoo.com. [2011-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