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素福·维比索诺
优素福·维比索诺(印度尼西亚语旧拼写法:,新拼写法:)(1909年—1982年6月15日)是已故印度尼西亚政治人物,穆斯林。
优素福·维比索诺 | |
---|---|
第10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 |
任期 1951年4月27日—1952年4月3日 | |
总统 | 苏加诺 |
总理 | 苏基曼·维尔约桑佐约 |
副总统 | 穆罕默德·哈达 |
前任 | 夏弗鲁丁·普拉维拉内加拉 |
继任 | 苏米特罗·佐约哈迪库苏莫 |
第14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 |
任期 1956年3月24日—1957年1月9日 | |
总统 | 苏加诺 |
总理 | 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 |
副总统 | 穆罕默德·哈达 |
前任 | 苏米特罗·佐约哈迪库苏莫 |
继任 | 朱安达·卡塔维查亚(代理)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09年 荷属东印度 |
逝世 | 1982年6月15日(73岁) 印度尼西亞 |
政党 | 马斯友美党 伊斯兰教师联合会 |
职业 | 政治人物 |
宗教信仰 | 伊斯兰教 |
生平
印尼独立后,优素福·维比索诺加入了新成立的马斯友美党,成为党的领导人之一。他于1946年10月2日首次以经济部初级部长的身份进入苏丹·夏赫里尔总理的第三届内阁。之后他于1951年4月27日进入苏基曼·维尔约桑佐约总理领导的内阁,担任财政部长。[1]
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担任总理后,马斯友美党没有成员进入内阁,成为反对党。维比索诺作为反对党领导人,与政府政见相左,曾呼吁阿里内阁辞职,由副总统穆罕默德·哈达组成总统制内阁,直接向苏加诺总统而不是向国会负责。[2]第一届阿里内阁倒台后,维比索诺与党的另一位领导人布尔汉丁·哈拉哈普被提名为总理候选人,[3]最终由哈拉哈普接任总理。
哈拉哈普内阁也很快倒台,前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再任总理,于1956年3月24日组成第二届阿里内阁,维比索诺第三次进入内阁,继续担任财政部长之职。[1]在本届财政部长任内,维比索诺曾驳斥了荷兰所称印尼废除对荷债务违反国际协定的指责,并且指出荷方违反《圆桌会议协定》在先,因为荷方在移交主权一年后仍拒绝把西伊里安归还印尼。[4]但是马斯友美党与政府仍存在很大分歧。1957年1月9日,阿里内阁的五名马斯友美党阁员包括维比索诺在内集体辞职,维比索诺遗留下来的财政部长之职由负责计划事务的国务部长朱安达代理。[5]
在朱安达内阁期间,以陆军参谋长阿卜杜尔·哈里斯·纳苏蒂安为代表的军方发动了一场反贪污运动,维比索诺牵涉腐败案,于1957年3月30日被万隆宪兵当局扣押。据因同样原因被捕的伊斯兰教师联合会(伊联,又称教士复兴会)第三副主席加马卢丁·马利克的供认,他主持的社会银行曾经得到维比索诺的贷款。[6]而经过军方的侦讯,表明维比索诺在担任第二届阿里内阁的财政部长期间曾向一些政党担保的企业发放了四亿印尼盾的政府贷款,并且给予一些得到执政党支持的企业优先获得政府贷款的权利。[7]
朱安达内阁末期,苏加诺总统颁布总统令,恢复1945年宪法,之后内阁总辞职,由苏加诺兼任总理,组成第一届工作内阁。军方原属意由维比索诺再次担任财政部长,[8]未果。由于马斯友美党的部分成员在朱安达内阁期间支持反对中央政府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革命政府”,于1960年被取缔。维比索诺后来又加入伊联,是该会的领导人之一,在苏哈托当政时,他曾批评政府提高物价的举措,建议政府采用增加纸币发行量的方法挽救印尼的经济。[9]
注释
- 本条目所有与人名有关的译名、注释均参见《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1997年4月修订版)。
参考资料
- . [2012-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 . 人民日报 (雅加达: 新华社). 1955-07-16.
- . 人民日报 (雅加达: 新华社). 1955-08-10.
- . 人民日报 (雅加达: 新华社). 1956-10-06.
- Simanjuntak, P.H.H. . Jakarta: Penerbit Djambatan. 2003: pp. 160–180. ISBN 979-428-499-8 (印度尼西亚语).
- . 人民日报 (雅加达: 新华社). 1957-04-03.
- . 人民日报 (雅加达: 新华社). 1957-04-21.
- . 参考消息 (雅加达: 路透社). 1959-07-09.
- . 参考消息 (雅加达: 美联社). 1968-05-09.
- Ricklefs, M. C. . Macmillan Southeast Asian reprint. 1982: p. 289–343. ISBN 0-333-24380-3 (英语).
- Simanjuntak, P.H.H. . Jakarta: Penerbit Djambatan. 2003: pp. 23–238. ISBN 979-428-499-8 (印度尼西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