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樂人行陸橋

平樂人行陸橋,又稱俊成橋,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大稻埕涼州街與延平北路口、銜接太平國小永樂國小,為商人游俊成於1968年捐獻以保學童安全,2014年計畫拆除,後獲得保留。

平樂人行陸橋
25°03′39.3″N 121°30′40.8″E
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地點臺北市大同區涼州街與延平北路
其他名稱俊成橋
维护单位臺北市政府
设计参数
桥型人行陸橋
建筑材料鋼構、鋼筋混凝土
全长20.8公尺
3.75公尺
历史
设计单位臺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
施工單位工信工程公司
开工日1968年7月20日
总造价新台幣40萬元
开通日1968年12月9日
地圖

造型

平樂人行陸橋為臺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設計,工信工程公司承建[1]。該橋也是樂團五月天突然好想你》的MV場景[2][3]

構造採用預力混凝土大樑。橋長20.80公尺,橋面淨寬3.75公尺。大樑外側設有鋁質字夾,以備慶典兼牌樓之用。大樑間裝置二百瓦水銀燈,以免橋下路面發生陰影。四座上下樓梯各寬1.50公尺,踏步配以斬石子,設止滑金鋼砂條。欄杆為鋁質經陽極處理,配斬石子混凝土柱。橋燈設於柱內。排水設施是於橋面及樓梯設置集水孔。[4]

建立

中山高速公路未開通前,經臺1甲來臺北市的車輛下台北大橋後,就會遇到路寬不過十來公尺、穿過當時商業重心大稻埕的延平北路,因此車流量極大[5]。太平國小校友陳永暉回憶,早時延平北路沒有交通號誌,兒時的上學路途須與車爭道、險象環生[2]。1967年8月23日,台北市府工務局局長王章清在記者招待會中,宣布臺北市升格直轄市後,為顧及急需,第一年建設內容將包括興建人行陸橋[6]。其中臺北市長高玉樹任內原有計劃之一,是在涼州街與延平北路口興建人行陸橋[7]

1968年5月16日下午5點半,經營中藥進口的游俊成在市警局第八分局長劉錫誥、市警局交通科長王協五陪同下訪晤高玉樹,表示想出錢在延平北路涼州街口興建一座人行陸橋[8]。游俊成出身貧苦家庭[9]彰化縣[10],篤信佛教[9],為太平國小家長[11],早期從事過裁縫店店員與青果批發生意[9],後成為雙龍貿易行董事長[1]、建成體育會會長[12]、台北市中藥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10],有女兒游美智[7]。《聯合報·黑白集》稱讚他不是什麼知名大戶,卻慷慨解囊,以確保穿越延平北路的國校小學生安全,是功德無量[13]

游俊成在同月27日捐贈華南銀行四十萬元面額支票時說道,捐款作陸橋是三年前他目睹一場悲慘的車禍後所立的心願[7]。31日,台北市臨時市議會臨時動議,請市府將該人行陸橋命名為「俊成」橋,以激發社會人士熱心公益的風氣[14]

1968年7月20日興工典禮,由國民黨市黨部主委梁興義按鈕開工,延平區民眾服務分社理事長詹聰義主持典禮,來賓還有市黨部副主委林溪圳、市府代表延平區長黃生塗、太平國校校長陳臣火、永樂國校校長李金蟬等,分別代表市民和國校師生,向在場的游俊成表示謝意[1]。12月9日上午9點半,平樂人行陸橋落成典禮,由高玉樹剪綵後登橋,再由市議會議長張祥傳以及游俊成接著過橋[15]。17日,游俊成受第十一屆全國表場好人好事運動大會表揚[16]

保存

臺北市在日治時期就有人行陸橋,如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時跨越橢圓公園、連接各館的人行陸橋[17]。臺北市第一座鋼架人行陸橋,則是1968年2月在建成圓環圓環郵局前興建[18]

大臺北地區的人行陸橋大多是民意代表要求下所建,路幅較小、設有斑馬線的陸橋,使用率一向偏低[19]。依新建工程處在2012年初統計,臺北市仍有八十七座人行陸橋,超過三分之二的陸橋平面都有行穿線,在行人路權抬頭後,視障者也寧願改走平面行穿線,陸橋使用率更低,除陸橋被諷刺成為裝置藝術,還會因橋墩擋住駕駛視線釀成車禍,故2006年起市府訂出要分階段拆除的計畫[20]

2014年9月,新工處為測試平樂人行陸橋拆除後對用路人的影響,試封閉該橋二十一天後,評估橋雖安全無虞,但使用率不高,應可拆除,引起在地文史工作者邱翊、在地居民反對[3]。之後太平國小校友會透過文化局2016年台北世界設計之都補助計畫,以「點亮太平町——大稻埕北方門戶光環境建置計畫」之名來舉辦座談會,凝聚居民與太平、永樂兩校校友保存的共識[11]。獲得保存後,太平國小校友會出面整理各方資訊,期許未來可將陸橋依《文資法》申請文化景觀保存[2]

參考

  1. . 經濟日報. 1968-07-21 (中文(臺灣)).
  2. 邱奕寧. . 聯合報. 2015-08-16 (中文(臺灣)).
  3. 張潼. . 中國時報. 2014-11-18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中文(臺灣)).
  4. . 聯合報. 1968-12-08 (中文(臺灣)).
  5. 莊琇閔. . 聯合報. 2014-11-30 (中文(臺灣)).
  6. . 經濟日報. 1967-08-24 (中文(臺灣)).
  7. . 經濟日報. 1968-05-28 (中文(臺灣)).
  8. 1968-05-17. . 聯合報. 1968-05-17 (中文(臺灣)).
  9. 熊傳慧. . 經濟日報. 1986-10-13 (中文(臺灣)).
  10. 熊傳慧. . 經濟日報. 1986-11-17 (中文(臺灣)).
  11. 游蓓茹. . 自由時報. 2015-08-12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30) (中文(臺灣)).
  12. . 聯合報. 1973-05-16 (中文(臺灣)).
  13. . 聯合報. 1968-05-29 (中文(臺灣)).
  14. . 經濟日報. 1968-06-01 (中文(臺灣)).
  15. . 聯合報. 1968-12-10 (中文(臺灣)).
  16. . 經濟日報. 1968-12-08 (中文(臺灣)).
  17. 陳一仁. . 中國時報. 1995-10-05 (中文(臺灣)).
  18. 侯政. . 經濟日報. 1968-02-27 (中文(臺灣)).
  19. 林佩怡、張謙俊. . 中國時報. 2011-02-19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中文(臺灣)).
  20. 劉榮. . 自由時報. 2012-06-26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中文(臺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