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莱塔

佩德罗·米格尔·卡雷罗·雷森德斯葡萄牙语1973年4月28日),最廣為人知的名稱是保莱塔Pauleta),葡萄牙足球运动员,已經在2008年退役。保連達司职前锋,曾長時間效力法甲球會巴黎聖日耳門,並且為球隊隊長,亦是該隊的歷史最佳射手。保連達曾代表葡萄牙出席2000年歐洲國家盃2002年世界盃2004年歐洲國家盃2006年世界盃,亦是葡萄牙歷史上入球第二多球員,僅次於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保莱塔
Pauleta
個人
全名 Pedro Miguel Carreiro Resendes
暱稱 「亚速尔之鹰」
出生日期 (1973-04-28) 1973年4月28日
出生地點 葡萄牙亞速爾群島蓬塔德爾加達
位置 前鋒
現在所屬 已退役
青年隊
1991
1992–94
1994
辛達卡拉 (Ponta Delgada)
Operário (亞速爾群島)
Angrense (亞速爾群島)
職業*
年份 球隊 ()
1994-95
1995-96
1996-98
1998-00
2000-03
2003-08
União Micaelense
埃斯托里爾
萨拉曼卡
拉科鲁尼亚
波尔多
巴黎圣日耳曼
0 (0)
30 (19)
71 (34)
58 (18)
98 (65)
167 (106)
1997-06 葡萄牙 88 (47)
* 職業次數與數僅計算國內聯賽部份
最後更新於:2008年9月17日
‡ 次數和數
最後更新於:2008年9月17日
Pauleta」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国大陸
臺灣
港澳

職業球會

保連達早年出身於家鄉亞速爾群島的小球會,其後在葡萄牙的低組別球會尋找機會。1996年,保連達在西乙球隊薩拉曼卡打入19球,並協助球隊升上西甲,第一年打西甲比賽已經射入15球。在1998年,其高入球率吸引另一隊西甲球會拉科魯尼亞的注意,他在92場射入33球,最終協助拉科魯尼亞在1999-2000年贏得首個西甲聯賽冠軍。

2000年9月,保連達轉戰法甲,加盟波爾多,表現令人難忘,包括對南特上演帽子戲法助球隊5-0大勝,該季並以21球成為最佳射手。隨後,被所有法甲球員和教練選為「2002年法甲足球先生」。在波爾多兩年間,98場聯賽射入65球,且兩次奪得年度法甲足球先生。

2003-04年球季,保連達以1200萬歐元轉會費加盟巴黎聖日耳曼,簽署一個為期3年的合同。保連達繼續他的進球,在法甲,在37場射入18個球,為巴黎聖日耳曼成為法甲第二位,並在法國盃決賽射入唯一入球,助球隊擊睽法乙球隊沙托鲁奪冠。於2006年4月2日,保連達在巴黎聖日耳曼首次帽子戲法,對手是前球會波爾多,巴黎聖日爾曼隊贏得了3-1。儘管法甲冠軍的里昂對保連達很有興趣,但他一直留在巴黎,在2006年8月,巴黎聖日耳曼對客場對歐塞爾的聯賽,保連達攻入兩球,將法甲的總入球數提高到121粒,超越了此前由波爾多球員拉斯朗德保持的120球法甲進球紀錄,成為法甲史上最多入球的球員[4]。該季,保連達協助巴黎奪得2006年法國盃冠軍。

保連達代表巴黎聖日耳門對阿仙奴

2008年保連達曾表示將會退役[5]。結果他於該年夏季正式結束球員生涯。他表示最大遺憾是從未為賓菲加效力[6]

國家隊

保連達早在1997年便入選葡萄牙國家隊,但是外間對他評價普遍不佳,認為他重要賽事均無甚表現。近年葡萄牙出產不少出色的翼鋒,但前鋒人才一直不足,因此保連達一直是葡萄牙國家隊的第一選擇。

他是首位葡萄牙國家隊球員,從未效力葡超的三家頂級球會。他等待18個月才有第一次國家隊上陣機會,對手是荷蘭。他的第一個入球在一個月後對阿塞拜疆,他攻入了兩球,助葡萄牙以7-0擊潰阿塞拜疆。

保連達曾參加2002年世界盃,並在對波蘭的比賽中上演帽子戲法,但對韓國的比賽卻毫無表現,最後葡萄牙只排在小組第三出局。

在2004年協助葡萄牙贏得歐洲國家盃亞軍。在2005年10月12日,對拉脫維亞的賽事,他成為了國家隊的入球紀錄保持者,以41球超越了名宿尤西比奧以往的紀錄[7]

2006世界盃歐洲區外圍賽,保連達是球隊的頭號射手。在世界盃前對佛得角的友誼賽,他打入三球,助球隊以4-1獲勝。在2006年世界盃,保連達在對安哥拉射入一球,但之後再沒有進球。最終葡萄牙打入季軍賽,被東道主德國以3-1擊敗,贏得殿軍。

榮譽

  • 法甲最佳射手 2001-02球季、2005-06球季、2006-07球季


参考文献

  1. 香港電台
  2. 明報足球網
  3. . [2008-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4. . [2008-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1).
  5. . [2008-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1).
  6. . [2008年1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月6日).
  7. . [2008-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