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濃森上站
信濃森上站(日语:/ Shinano-Moriue eki */?)是位於長野縣北安曇郡白馬村大字北城森上,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大糸線車站。車站編號是12[報道 1]。
信濃森上 | |||||||||||
---|---|---|---|---|---|---|---|---|---|---|---|
車站入口(2008年8月) | |||||||||||
日语名称 | |||||||||||
– – | |||||||||||
车站概览 | |||||||||||
位置 | 日本長野縣北安曇郡白馬村大字北城森上[1] | ||||||||||
地理坐标 | 36°42′40.32″N 137°52′19.20″E | ||||||||||
车站构造 | |||||||||||
站体类型 | 地面車站 | ||||||||||
2面2線[1] | |||||||||||
其他 | |||||||||||
电报码 | モヘ[1] | ||||||||||
历史 | |||||||||||
启用日期 | 1932年(昭和7年)11月20日[2] | ||||||||||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 平均每日25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11 | ||||||||||
邻近车站 | |||||||||||
| |||||||||||
| |||||||||||
备注 | |||||||||||
歷史
- 1932年(昭和7年)11月20日:國鐵大糸南線神城站至此站之間開通,此站啟用[2]。為旅客和貨物車站。
- 1935年(昭和10年)11月29日:此站至中土站之間開通[2]。
- 1957年(昭和32年)8月15日:中土站至小瀧站之間開通。全線開通並改名為大糸線[2]。
- 1960年(昭和35年)7月20日:信濃四谷站(現時:白馬站)至此站之間電氣化。除了部分列車外,此站為松本方向的電動列車和糸魚川方向的柴油列車的轉乘站[3]。
- 1967年(昭和42年)12月20日:此站至南小谷站之間電氣化。
- 1983年(昭和58年)3月25日:此站成為無人車站[4]。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營運[5][6]。
- 2007年(平成19年)11月:翻新車站大樓[1][7]。
- 2014年(平成26年)
車站構造
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2面2線相對式月台,可進行列車交會[1]。在近年曾經設有2面3線的月台,但是現時3號月台已經不再使用[1]。兩月台之間設有跨線橋連接[4]。此站是由白馬站管理的無人車站[4]。
巴士路線
注腳
參考資料
- 信濃毎日新聞社出版部. . 信濃毎日新聞社. 2011-07-24: 121. ISBN 9784784071647 (日语).
- 《東筑摩郡松本市塩尻市誌 第三巻 現代下》 東筑摩郡、松本市、鹽尻市鄉土資料編纂會,1965年。
- 交通公社之時間表 1964年9月號 p.296 - 299(復刻版)
- 小學館《国鉄全線各駅停車・6 中央・上信越440駅》p.69
- 《交通年鑑 昭和63年版》交通協力會,1988年3月。
- 今村都南雄 《民営化の效果と現実NTTとJR》 中央法規出版,1997年8月。ISBN 978-4805840863
- . 週刊朝日百科. 36号 松本駅・穂高駅・姨捨駅ほか70駅. 朝日新聞出版. 2013-04-21: 26 (日语).
- JR東日本:駅構内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長野県統計書(平成22年度版)PDF(日語)197頁 - 長野縣
- 長野県統計書(平成23年度版)PDF(日語)197頁 - 長野縣
報道發表資料
- (PDF) (新闻稿). 東日本旅客鉄道長野支社. 2016-12-07 [2016-12-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2-08) (日语).
新聞
- “41人けが、全壊34棟 長野北部地震、余震70回に”. 中日新聞 (中日新聞社). (2014年11月24日)
- “JR大糸線、全線復旧 15日ぶり、高校生ら歓迎” 信濃毎日新聞 (信濃毎日新聞社). (2014年12月8日)
外部連結
- 車站資訊(信濃森上):東日本旅客鐵道(日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