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師外道

六師外道古印度的諸沙門教派中,除佛教之外,對六個主要教派的並稱。外道是佛教對自身以外的其他印度宗派的稱呼,在部派佛教經典裡對這些學說亦有描述,合稱為「六十二見」,並總稱當中的主要思想為「六師外道」。

簡介

古印度沙門思潮時期,婆羅門教開始世俗化,並且權威開始受到挑戰,內部亦逐步演化出數論瑜伽勝論正理论四派。

釋迦牟尼佛佛陀)時代的印度,雖說主流社會信奉的仍是婆羅門教吠陀經》,但在當時仍然有對吠陀學說批判的自由思想家,提倡否定吠陀權威的學說。在後世有較大影響的是佛教耆那教順世派(順世論)這三個主要沙門教派,相對於正統(āstika)的婆羅門教而言,他們被稱為非正統(nāstika)宗派。耆那教主張苦行順世派則主張享樂主義佛教主張中道

學界評述

佛教記載的六師之姓名是一致的[1],而諸多記載中,除尼乾陀若提子所持觀點之外,對其余人所持觀點沒有定說[2]。古印度部派佛教中,《大毘婆沙論》等論及的六師觀點主要源出於《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等[3],而現代學界一般以南傳佛教長部·沙門果經》的記載為主,下表中的思想概述為現代學者的自行解讀與理解,六師中,尼乾陀若提子是尼乾派祖師,阿耆多翅舍欽婆羅順世論先驅,富蘭那迦葉無作論[4]者,末伽梨拘舍梨子正命論者,刪闍夜毗羅胝子[5]不可知論者,迦羅鳩馱迦旃延原子論者。

六師 梵語轉寫 中心思想
刪闍夜毗羅胝子 矯亂論者,對於超驗事物持不可知論態度,即不說:是這樣,是那樣,是其他的,不是,非不是。
末伽梨拘舍梨子 正命論者,裸形托鉢教派的始祖,持宿命論觀點,認為苦樂都是定數,愚者和智者,都經歷八萬四千大後而解脫
富蘭那迦葉 無作論者,認為此世人所造作種種善、惡的行不能帶來未來任何的果報,因而否定造作善惡的因緣。又認為不須要實行道德的善法就可獲得解脫,因此被認為是道德虛無論者。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斷滅論者,是順世論及後世的遮盧婆迦的先驅。認為善行與惡行都沒有可來生再受的果報,人間世界的四大構成元素是地、水、火、風,生命以色身為主體,人死亡之後,身體便逐漸敗壞,終究消散無餘,因此被認為是唯物論者。

此教法忽视了道德观和未来世。如果这教法是正确的,那么那个人则可以什么都不做,也不会向往圣洁的生活,并认为精神的提升将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尽情享受任何的欲望。因为在死亡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所有行为将会一笔勾销。

迦羅鳩馱迦旃延 原子論()者,提出七元素說)。
尼乾陀若提子 非一邊論者,一般被認為是耆那教的開創者筏馱摩那,此人以盲人摸象為喻,進而發展為對事物的判斷採用七值邏輯

此教派認可业力論,但与佛教教義有所不同。教导人们修苦行以摆脱旧的业力同时不增添新的业力。

註釋

  1. 雜阿含經·一〇五經》:「先一日時,若沙門、若婆羅門、若遮羅迦、若出家,集於希有講堂。如是義稱,富蘭那迦葉為大眾主,五百弟子前後圍遶。其中有極聰慧者、有鈍根者,及其命終,悉不記說其所往生處。復有末迦梨瞿舍利子為大眾主,五百弟子前後圍遶。其諸弟子有聰慧者、有鈍根者,及其命終,悉不記說所往生處。如是先闍那毘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迦羅拘陀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與五百弟子前後圍遶,亦如前者。」
    中阿含經·箭毛經》:「我等與拘薩羅國眾多梵志,悉共集坐拘薩羅學堂,說如是論,鴦伽、摩竭陀國人有大善利,鴦伽、摩竭陀國人得大善利,如此大福田眾,在王舍城共受夏坐,謂:不蘭迦葉,所以者何?瞿曇!不蘭迦葉,名德宗主,眾人所師,有大名譽,眾所敬重,領大徒眾,五百異學之所尊也,於此王舍城共受夏坐;如是,摩息迦利瞿舍利子,娑若鞞羅遲子,尼揵親子,彼復迦栴,阿夷哆雞舍劍婆利。」
  2. 窺基《說無垢稱經疏》:「六師者:
    • 一、滿迦葉波,迦葉波是姓,滿是名也,古富蘭那迦葉。即斷見外道,亦空見外道。
    • 二、末薩羯離瞿舍離子,末薩羯離,是其自名,瞿舍利者,是其母名,末薩羯離,是瞿舍離之子,以母別之,古末伽梨拘賒梨子。即常見外道。
    • 三、想吠多子,想是自名,吠多是母名,彼兒曰子,如舍利子,古刪闍夜毘羅胝子。即苦行外道,彼說:『眾生所愛生死,皆因著樂,善修苦行,便得解脫。』
    • 四、無勝髮褐,無勝名也,垂髮被褐,故言髮褐,古阿耆多翅舍欽婆羅。即自然外道,說:『一切法,皆自然生。』
    • 五、犎迦衍那,迦衍那是姓,犎者是形,頂上有犎,猶如牛頭,故以為名,古傳,迦羅鳩馱迦旃延。此是事大自在天之者,說:『大自在天,能生諸法。』
    • 六、離繫親子,此尼乾子也,執其本師修苦行,名為離繫,是彼所生,故名親子。此是宿作因外道,說:『一切法,皆是宿世已作其因,今不作因,便吐故業,即得解脫。』古尼犍陀若提子。」
  3.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苾芻當知,世間沙門、婆羅門等,所依諸見,皆入二見,謂:有見,無有見。』今應分別,云何諸見,一切皆入此二見中?答:非此入言,顯攝彼體,但顯彼入二見品中。所以者何?有見者,即常見;無有見者,即斷見;諸惡見趣,雖有多種,無不皆入此二品類:
    • 如此品,初補剌拏說『無施與』等,五類邪見入斷見品,以執無故;有說:入二品,由執我常謗因等故。
    • 次說『乃至活有命者死後斷壞無有』等,斷見攝故,即斷見品。有作是說:『此四大種士夫身乃至智者讚受』,入二品中。
    • 次說『無因無緣』等,是末塞羯梨見;
    • 次說『造教造』等,是珊闍夷見,此二俱入斷見品,以執無故;有說:入二品,由執我常謗因等故。
    • 次說『此七士身』等,常見攝故,即常見品。
    • 次說『有十四億』等,是無勝髮褐見;
    • 次說『一切士夫諸有所受無不皆以宿作為因』等,是離繫親子見,此二俱入二品,以執有我後斷滅故。
    • 次說『一切士夫所受皆是無因無緣』等,是犎迦多衍那見,入斷見品,以執無故;有說:入二品,以執我常謗無因故。……
    • 有邊等四論,及不死矯亂四論,入常見品;有說:入二品,以執我常後亦斷故。……」
  4. 大智度論》:「雖六十二種皆是邪見,無作最重。所以者何?無作言:『不應作功德、求涅槃』;若言天作,若言世界始來,雖是邪見,而不遮作福德。」
  5. 在漢文大藏經裏亦稱為「沙然」,見日本,釋信瑞,淨土三部經音義集卷四CEBTA漢文大藏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