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冯·兴登堡
保罗·冯·兴登堡,全名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和冯·兴登堡(德語:,德语发音:[ˈpaʊl ˈluːtvɪç hans ˈantoːn fɔn ˈbɛnəkn̩dɔʁf ʔʊnt fɔn ˈhɪndn̩bʊʁk] ( ⓘ);1847年10月2日—1934年8月2日),出生于德意志帝国波森(今位於波兰),逝世于德国東普魯士诺伊德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德国總參謀部總參謀長。軍階為陆军元帥。今兴登堡堤道以其命名
保罗·冯·兴登堡 | |
---|---|
第二任德國國家總統 | |
任期 1925年5月12日—1934年8月2日 | |
总理 | 汉斯·路德 (1925年-1926年) 威廉·马克思 (1926年-1928年) 赫尔曼·穆勒 (1928年-1930年) 海因里希·布吕宁 (1930年-1932年) 弗朗茨·冯·帕彭 (1932年) 库尔特·冯·施莱谢尔 (1932年-1933年) 阿道夫·希特勒 (1933年-1934年) |
前任 |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
继任 | 阿道夫·希特勒(元首) |
德国总参谋部总参谋长 | |
任期 1916年—1919年 | |
君主 | 威廉二世(德意志皇帝) |
前任 | 埃里希·馮·法金漢 |
继任 | 威廉·格勒納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普鲁士波森大公國波森(今波蘭波茲南) | 1847年10月2日
逝世 | 1934年8月2日 德意志國东普鲁士拉森堡(今波蘭) | (86歲)
国籍 | 普魯士王國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國 德意志國 |
政党 | 无 |
配偶 | 格特鲁德·冯·兴登堡 |
儿女 | 奥斯卡·冯·兴登堡 |
签名 |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普魯士王國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國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威瑪共和國时期担任第二任聯邦大總統(1925年-1934年),也是德國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全民直接選舉產生的總統。
军事生涯的开始
兴登堡出生于普鲁士军官家庭,而他也从军开始军队生涯。1859年到1866年,进入军事学校。1866年,以中尉的军衔参加普奥战争。1870年,以军官身份参加普法战争。1903年,晋升为上将,1911年退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崛起
三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兴登堡重新入役,被任命为东方战线第八军團的司令官。1914年,击败俄罗斯军队,也就是著名的「坦能堡會戰」。此戰之後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这次胜利后来成为他的名声和传说的基础;但与其共事的人都认为他只是一个傀儡而已(Wooden Titan, 意即巨大的木偶,曾担任一战德军东线参谋长的馬克斯·霍夫曼将军曾经对到坦南堡战场参观的客人嘲讽兴登堡在战役当中的表现:“这里是战斗前陆军元帅睡觉的地方;这里是战斗後他睡觉的地方;事實上,这里也是战斗時他睡觉的地方。”),真正运筹帷幄的是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为此兴登堡还获得“你说呢将军”的绰号(因为兴登堡遇事时总咨询鲁登道夫“你说呢”)。1916年8月,继法金漢成为陆军最高指挥官。1918年,为营救德皇,劝威廉二世逃离德国。並与新政府合作,试图平息德国内部的动乱。1919年7月凡尔赛和约签署后辞职。鲁登道夫和其顾问马克斯·鲍尔都对德军战败是源于后方的问题的说法深以置信,鲁登道夫在和英军将领尼尔·马尔科姆的对话中明确表明了这种态度,当时英军将领兼战地作家弗里德里克·毛里斯的《最后的四个月》()1919年出版后报纸上的评语中也出现了德军“被平民百姓从背后捅了一刀”()的说法。1919年8月魏玛国民议会召开的帝国议会关于对世界大战问责的听证会上,兴登堡用全文读出鲁登道夫的一封声明作为对听证主持者提问的回应,其中最后提到了“正如一位英国将军说的那样,德国军队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在兴登堡关于威廉二世退位的一份解释中,他称在战事紧张的时刻革命瘫痪了补给,而现有资源只供维持一周左右[1],这和威廉二世的说法一致[2]。虽然坦能堡作战计划并不是他拟定的,但做为司令官他选定了一个好的计划并贯彻了下去。鲁登道夫和他闹翻以后说兴登堡是木偶巨人,自己才是做最后决定的人。但当时继他之后担任军需总监的威廉·格勒纳就说:“那些谣传兴登堡是傀儡的说法都是不真实的。根据我的亲身体验,兴登堡的意志极为坚定,旁人只有去执行他的想法和替他去背黑锅的份儿,绝不可能有人能左右他的思想。”
后来,兴登堡回到了战前在汉诺威的住处,并在1920年出版了回忆录《我的生活》()[3]。1921年,他的妻子格特鲁德在那里去世。
魏玛共和国总统
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统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於1925年去世。退休在汉诺威的兴登堡原本以健康原因为由拒绝竞选公职参加政治,但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呼应右翼政党的請求,经沃尔特·冯·考德尔撮合,亲赴兴登堡家中劝说他出山参加竞选总统。让兴登堡认为由于自己对国家的义务应该決定参选[4],且不是出于君主主义或保皇派的立场,因此他也没有像1920年出现关于让自己竞选公职的讨论时那样咨询荷兰多恩之家的威廉二世的意见[5] 。最终参加4月1925年德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的兴登堡被选为下一任總統,5月12日宣誓就职。虽然兴登堡是一个保皇党人,对魏玛共和国持怀疑态度,他依然按宪法执行他的责任,直到1930年。
总统内阁的开始
1930年,兴登堡不经议会委任海因里希·布吕宁为内阁总理,开始讓共和國的國家體制偏向总统制,内阁总理只向聯邦大總統负责,不向议会负责,總統的權力不再是象徵。由于当时议会内所有包括德国社会民主党等党派为了防止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统而一起支持兴登堡,因此兴登堡得以连任总统,但这也使他受到右翼的质疑,最后令兴登堡采取了偏向右翼的行动,包括布吕宁之后的辞职和帕彭的继任。
这体现在1932年德国总统选举前空前混乱的2月23日第57次国会会议上,经纳粹党议员约瑟夫·戈培尔挑起,他本人的角色成为了演变为激烈骂战的辩论攻防的主要话题[6][7]。
从帕彭到希特勒
1932年的兩次國會选举结束后,兴登堡越来越依靠右翼盟友控制局勢。这些人中包括庫爾特·馮·施萊謝爾中将和弗朗茨·馮·帕彭。这群人希望帕彭的政策能更偏右翼,而劝兴登堡解雇布吕宁,提名帕彭为总理。最后施莱谢尔本人也繼帕彭之後被委任为总理,施莱谢尔试图将纳粹党中的左派格里哥·斯特拉瑟等人拉过来,但没有成功。
在1927年,身为总统的兴登堡曾由同乡的容克老友、老派保守人士埃拉德·冯·奥尔登堡通过向工商界求得捐赠,购得并赠予兴登堡被称为诺伊德克别墅()的庄园地产。这处地产原先是兴登堡家族庄园,属于兴登堡已逝的兄长,但其遗孀丽娜·冯·兴登堡()在192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时负债,正是在1927年因窘迫无力支付继承税而被迫出售了家族庄园。最后因为奥尔登堡出手相助,才得以赎回。而兴登堡也是在这个埋葬着父母和祖父母和童年时神往留恋的地方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8][9]。同年,他的妻子被从汉诺威移葬至此[10]。但通过将产权契据赋予奥斯卡·冯·兴登堡,其中可能存在涉嫌为总统避税的行为,这虽然合法但是依照作为总统的道德标准来看是不符合的。1932年11月27日,鲁登道夫在其创办的周报《鲁登道夫的人民哨塔》进行披露后并指责兴登堡“受身边某些人的影响”[11](而有说法指掌握了情报的纳粹党参与了事件的曝光),引起了广泛讨论,而遭到一些媒体对其道德的质疑和攻击。最后在国会和政府中也出现了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国家公款可能通过1926年开始的东部援助计划反而流向少数大地主作私用的讨论,并要求对总统本人进行调查。而纳粹党利用这一点,向奥尔登堡并间接向兴登堡透露如果掌权就会保证他们不会被深究责任[12]。1933年7月,希特勒政府颁布了《关于对冯·兴登堡总统免除诺伊德克庄园国家和邦税收的条例》。
虽然兴登堡对纳粹黨反感,但他在1933年1月否决了施萊歇爾解散国会的要求,并在其辭職後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在希特勒影響下,国会纵火案后的《保护人民和国家的帝国总统令》,实际上废除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为希特勒的独裁统治铺平道路。
逝世
虽然帕彭周边的弗里茨·冈特·冯·齐尔斯基在其回忆录中描述,在1934年5月兴登堡在和荷兰大使、齐尔斯基的叔父约翰·保罗·范·林堡·斯蒂文通信时,表示在必要时自己仍然可以对纳粹党不断扩大的权力主张以总司令的身份介入[13],但1934年6月30日长刀之夜时,他已毫无恢复和保证国家法制的能力。在帕彭幕僚的努力下让兴登堡知情后,除了通过维尔纳·冯·勃洛姆堡让希特勒确保被软禁的帕彭性命无虞地得到释放外,他也因无力分辨虚实而置信并肯定了对所谓“罗姆政变”的处理。直到8月2日逝世后,他仍然作为一种符号被纳粹党利用来发挥政治作用,尤其是在短期内通过了1934年德国全民公投等。
我诚心愿滑铁卢旧盟的两方,能在未来成为朋友。而我们不应该有更多战争了。
按其遗愿,兴登堡应该简单地葬在他的庄园上,但希特勒将他葬在他过去战胜俄罗斯的战场的坦能堡纪念碑中。兴登堡的死对希特勒来说,算是消除最后一个使他成为独裁者的障碍。(德國軍隊依舊效忠興登堡直到他逝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为了防止他和他夫人的棺材被苏联军队破坏,德国陆军将它们转移到马尔堡。它们至今放在那里的伊丽莎白教堂北钟楼的祈祷阁中,经教会首领决定,不再以灯光照亮。
保罗·冯·兴登堡是柏林(1933-2020)、汉诺威(1915)、代特莫尔德(1917)、明斯特(1933-2012)、法兰克福(1933-2015)、汉堡(1917)、卡塞尔(1919)、卡尔斯鲁厄(1915-2018)、科布伦茨(1917-2020)、吕贝克(1917)、纽伦堡(1932)、波茨坦(1933-2021)、哥達(1917)和茨维考(1933)的名誉市民。由于他与纳粹建立政权的关联,作为象征行为,一些原被授予的称号都被撤销,同时,如被命名为兴登堡大街、兴登堡广场的地名都被更改,这集中在二战后、20世纪末和21世纪10年代后。
英語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保罗·冯·兴登堡 |
参考
- Hindenburg, Paul. VI. National Alumni: Charles F. Horne. 1993.
The conclusion of the armistice was directly impending. At moment of the highest military tension revolution broke out in Germany, the insurgents seized the Rhine bridges, important arsenals, and traffic centres in the rear of the army, thereby endangering the supply of ammunition and provisions, while the supplies in the hands of the troops were only enough to last for a few days. The troops on the lines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reserves disbanded themselves, and unfavourable reports arrived concern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field army proper.
- Wilhelm, Kaiser. . Good Press. 1992: 285–286.
I immediately summoned Field Marshal von Hindenburg and the Quartermaster General, General Groener. General Groener again announced that the army could fight no longer and wished rest above all else, and that, therefore, any sort of armistice must be unconditionally accepted; that the armistice must be concluded as soon as possible, since the army had supplies for only six to eight days more and was cut off from all further supplies by the rebels, who had occupied all the supply storehouses and Rhine bridges; that, for some unexplained reason, the armistice commission sent to France–consisting of Erzberger, Ambassador Count Oberndorff, and General von Winterfeldt–which had crossed the French lines two evenings before, had sent no report as to the nature of the conditions.
- von Hindenburg, Paul. .
- John W. Wheeler-Bennett. . : S. 266–273.
- 关于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联络兴登堡及其动机,可见:Raffael Scheckt. . Eckart Conze; Monika Wienfort (编). . Böhlau, Köln, Weimar, Wien. 2004: S. 107–118. ISBN 3-412-18603-1.。有关联络兴登堡后德国人民党和德国国家人民党的冲突,可见 Andreas Dorpalen. . : S. 73–77.以及Wolfram Pyta. . 2007: S. 467 f. ISBN 978-3-88680-865-6.
- . SWR2 Archivradio.
- : 2243-2266.
- A. Conte, Joffre, Paris, Olivier Orban, p. 422.
- . British Movietone News (Issue No. 227). 9 Oct 1933. YouTube上的
- Ernst Bahr: Neudeck. In Erich Weise (Hrsg.): Ost- und Westpreußen. Kröner, Stuttgart 1981, ISBN 3-520-31701-X, S. 153
- (Folge 47, Folgen 48, 49, 50.), 27. November 1932
- Fabian von Schlabrendorff. . Tübingen: Wunderlich. 1979: S. 51 f. ISBN 3-8052-0323-3.
- Fritz Günther von Tschirschky. . 1972: S. 240.
Notfalls kann ich immer noch als Oberbefehlshaber eingreifen.
- . The New York Times. 1 February 1934: 6.
- . PATHE GAZETTES / PATHE NEWSREEL. British Pathé. 1934-02-12.
- Mitchell, Stewart. . . Pen and Sword Military. 2013. ISBN 9781781590256.
外部链接
官衔 | ||
---|---|---|
前任: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
德意志國聯邦大總統 1925年 - 1934年 |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卡尔·邓尼茨 |
军职 | ||
前任: 埃里希·馮·法金漢 |
德国参谋部总长 1916年8月29日 - 1919年7月3日 |
繼任: 威廉·格勒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