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纯声

凌純聲1901年3月8日—1978年7月21日),字民復[1],號潤生,生於江蘇常州武進人類學家,音樂家。在中國人類學研究領域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1935年4月,雲南遮放土司多英培(中)、凌純聲(左)、勇士衡(右)
1933年6月,湘西鳳凰縣廖家橋鎮。凌純聲(正中繫領帶者)、勇士衡(極左)
凌純聲在1927年的法蘭克福國際音樂會上彈奏古琴

生平

1919年自江蘇省常州中學畢業,與史禾結婚[1],並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更名國立東南大學)。其早年曾從王燕卿徐立孫學習古琴,就讀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時期有「東南音樂家」的稱號。[2]1924年畢業于東大教育系(今南京师范大学)。畢業後留校在東大附中(今南師附中)執教,曾任教務主任。1926年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師從法國人類學家马赛尔·莫斯等人,1929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及民族學組主任、國民政府教育部蒙藏教育司司長、教育部邊疆教育司司長、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館長、國立中央大學邊政學系教授及系主任。

1949年到臺灣,任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教授[3]。1956年擔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籌備處主任,1965年就任該所第一任所長[4]。曾任第三屆中研院評議員、院士。

學術工作

  • 1925年著《中學音樂集》,1926年與童之鉉合編《霓裳羽衣歌舞》樂舞圖譜和《琵琶集成》等。
  • 1930年,到东北進行赫哲族的調查,這次調查被認為是中國第一次正式的科學民族田野調查,使用五線譜記譜,同時「開創了中研院民族學、文化人類學實地調查研究的傳統」。
  • 1933年,與芮逸夫勇士衡前往湘西苗族地區調查,使用了電影攝像機,開中國影視人類學的先河。
  • 1955年,率領李亦園任先民李卉等人組成的民族學研究調查團,赴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及佳平村進行排灣族調查研究,蒐集民族誌資料、採集人類學標本,為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之收藏及學術研究奠定基礎[4][5]

著作

  •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 《湘西苗族調查報告》
  • 《佘民圖騰文化的研究》
  • 《中國邊政制度》
  • 《邊疆文化論集》
  • 《中國邊疆民族與環太平洋文化》
  • 《中泰文化論集》
  • 《中國與大洋洲的龜祭文化》
  • 《臺灣與東亞及西南太平洋的石棚文化》
  • 《中國連續民族與環太平洋文化》
  • 《東南亞的洗骨葬及其環太平洋的分佈》 The Bone-Washing Burial Custom in South-East Asia and its Circum-Pacific Distribution 1955, 中國民族學報(台灣中研院), 第一期, pp 25-44

參考資料

  1.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2017-01-15 [202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2. 嚴曉星. . 〈「中研院」好琴兩院士〉 (北京: 中華書局). 2013: 137–142. ISBN 9787101095715.
  3.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 [2021-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4.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202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5. 任先民, , 史前館電子報,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12-10-01 [2021-01-11]

鏈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