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关 (浙闽)

分水关,是一个位于中国福建省浙江省交界处的五代古建筑,南侧为福鼎市贯岭镇分水关村,距福鼎城区16公里[1],东北侧为浙江省苍南县桥墩镇南山头村,西北侧通往泰顺县。分水关被闽浙两省分别以福鼎分水关分水关防御墙的名义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建方面于1989年将其列为福鼎县文物保护单位,后于2001年1月20日升格为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而浙江方面亦将分水关城墙列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3],2023年6月29日升格为第八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4]104国道沈海高速公路由此通过。[5][6]

福鼎分水关
福鼎分水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正面、背面
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福鼎市贯岭镇分水关村
分类古建筑
时代五代
编号5-14
登录2001年1月20日
分水关防御墙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苍南县桥墩镇南山头村
分类古建筑
时代五代
编号8-27
登录2023年6月29日

历史沿革

1974年分水关卫星影像,图中的三条道路分别通向平阳(东北)、泰顺(西)和福鼎(南)三县,残存的关墙即在通往平阳的道路上

福鼎分水关的历史年代为五代,是闽国政权在王審知执政时期为抵御吴越国的入侵,在闽东北長溪縣修建的边关关隘,其北界即为吴越国所辖的浙江地区。宋朝建立后,分水关成为福建与中原地区交流的重要关口。长溪县升为福宁州后,分水关为福宁州的北部边界。雍正十二年(1735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原福宁州州治地区设立霞浦县,1739年,霞浦县北部单独划出建立福鼎县,自此分水关成为福鼎与浙江的交界。[7][8]

分水关在古代亦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地位,号称“闽东北门户”。末,永嘉官员陈自中护送秀王趙與檡[註 1]入闽后在分水关殉国,明朝福宁州知州黄良材在此建造隘房,以驻守抵御倭寇入侵。清朝乾隆时期,福宁府知府李拔在此地提写“分水雄关”。道光年间[註 2],由浙江前往霞浦省亲的德清县学者俞樾在此题诗纪念。咸丰十一年(1861年),金钱会、红布会起义军谢公达起兵反清并在此战斗,杀死烽火营近百个清兵,随后攻入福建同治七年(1868年),死难清军遗骸得以收治安葬,政府在此附近建造了“福建福宁镇标堵剿会匪阵亡兵墓”。[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福建两省在分水关边界问题上产生了争议,直到1979年3月边界争议解决后,平阳[註 3]、泰顺、福鼎三县在边界建造了“友谊亭”以示纪念[10],分水关于1989年被福鼎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自平阳划出的苍南县也把分水关的古防御墙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福鼎分水关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1月,为更好地解决边境纠纷问题,苍南县、泰顺县和福鼎市三地又组建了“闽浙毗邻地区人民调解联防联调中心”[11]。2023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水关防御墙名列其中。[4]

现状

福鼎分水关城墙呈一字型,东西走向,有防御墙、关口、走马道、烽火台、灶台等遗迹。20世纪50年代及21世纪初,为修建南北走向的闽浙公路(今104国道)和福宁高速公路,分水关城墙大部分被拆除,中间被切断,现仅存部分残墙。残墙总长305.9米(东面120余米,西面180余米),高3-5米,最高处6.8米,关门进深4.9米,宽2.5米,门外即为闽浙交界碑,刻有“平[註 3]西北,鼎东南”字样。[7]

交通

分水关身为“闽东北门户”和“浙江南大门”,是闽浙两省的重要交通点。穿过这里的104国道路段平均坡度3.8%,日车流量达1万辆次。福鼎与浙江连接的两条高速公路中,沈海高速就穿过了福鼎分水关连通浙江(另一条是甬莞高速)。[12]

贯穿闽浙两省的杭深高速铁路亦穿过分水关附近,穿过分水关所挖掘的分水关隧道全长9,815米,是目前亚洲单口开挖掘进最长的隧道。[13][14]

穿过分水关及其附近的交通线主要有以下几条:

注释

  1. 福鼎分水關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碑上題載为“赵与择”。
  2. 福鼎分水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上题载为“乾隆年间”,俞樾出生于道光年间,显然不符合史实。
  3. 1981年之前苍南县境属平阳县辖,故此时与福鼎交界的是平阳县。
  4. 甬台温高速公路终点及福宁高速公路起点。

参考文献

  1. . 福鼎市人民政府. 2018-10-13 [2022-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2.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方志出版社. 2002. ISBN 7-80122-638-0.
  3. . 苍南县人民政府. 2022-03-31 [202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3).
  4. .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23-07-10 [202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0).
  5. . [200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12).
  6. 朱建德. . [200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14).
  7. 周秋琦; 罗建华; 陈扬州. .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4-11. ISBN 978-7-211-07042-8.
  8. 霞浦县志编纂委员会, 刘以臧. . 霞浦县: 福建省霞浦县印刷厂. 1986: 2–6 [1929].
  9. . 腾讯网. 2022-04-14 [2022-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 (中文(简体)).
  10. . 搜狐网. 2020-01-10 [2022-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
  11. 温州日报. . 苍南新闻网. 2019-11-29 [2022-05-25].
  12. 周卓彦. . 道路交通管理: 12-13. ISSN 1004-504X.
  13. 蒋晓光. . 铁道勘察. 2008-09-26, (2008年06期): 97-100. ISSN 1672-7479.
  14. . 温州网. [202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