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音列
泛音列(英語:、德語:、義大利語:),又称分音列(一般分音列包括基音,而泛音列不包括基音),指的是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的一系列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纯音,可分别用正弦波表示。[1][2][3]
泛音的原理是发声体除了整体振动(基音)以外,还会分段振动。所有泛音称为泛音列,包括基音则称为分音列。分音列中最低的音是基音或第一分音,其次的最低的音是第二分音或第一泛音,依此类推。基音上方的其他音叫做“上方分音”(upper partials)或泛音(overtones),他们与基音之间的音程是固定的:一个八度,然后是一个纯五度,等等。通常,乐器上发出的每个音都是基音和上方泛音的复合音,唯一的例外是音叉。[4]
樂器的音高通常和諧波震盪有關。譬如弦樂器或管樂器可對空氣震盪以產生聲音,並且可同時以不同的頻率震盪,以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音。而根據駐波的原理可知這些頻率大多數呈現倍數關係,而這些不同頻率的聲波即組成泛音列。
泛音列的描述
所有諧波震盪中頻率最小者稱為基本頻率(基頻),而基頻高低決定了樂器彈奏此音符的音高。幾乎所有樂器除了可發出基頻音以外亦會伴隨著較高頻的聲音,稱為泛音。在有明顯音高的樂器中,弦或空氣管之間會有因反射而造成波長相同、行進方向相反的波,而因為這些彼此互相干涉而產生波長、頻率不同的諧波,在音樂上的名詞即為泛音。而泛音列的波長分別為弦長或是空氣管長的1/2、1/3、1/4、1/5、1/6……等倍。參考駐波可了解其原理。
理論上,泛音的頻率分別為基頻的2、3、4、5、6……等倍。但是根據介質的物體特性,空氣介質振動往往會改變原先泛音的頻率。然而,這些特性除了對頻率的精確度有影響外,聽覺上的影響甚小。因此可合理地說泛音的頻率為基頻的整數倍。實際上,樂器的聲音是其諧波與偏差音的組合。
基音、泛音列表
分音 | 与上个音的音程 | 频率比 |
---|---|---|
C(基音) | 基音 | 基频 |
c | 纯八度 | 2:1 |
g | 纯五度 | 3:2 |
c1 | 纯四度 | 4:3 |
e1 | 大三度 | 5:4 |
g1 | 小三度 | 6:5 |
♭b1(偏低) | 小三度 | 7:6 |
c2 | 大二度 | 8:7 |
d2 | 大二度 | 9:8 |
e2 | 大二度 | 10:9 |
#f2(严重偏低,几乎介于f2与bg2之间) | 大二度 | 11:10 |
g2 | 小二度 | 12:11 |
a2(偏低,几乎介于ba2和a2之间) | 大二度 | 13:12 |
♭b2(偏低) | 小二度 | 14:13 |
b2 | 增一度 | 15:14 |
c3 | 小二度 | 16:15 |
註釋
參考資料
- IEV 1994, sound: http://www.electropedia.org/iev/iev.nsf/display?openform&ievref=801-21-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IEV 1994, fundamental: http://www.electropedia.org/iev/iev.nsf/display?openform&ievref=801-3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IEV 1994, harmonic series of sounds: http://www.electropedia.org/iev/iev.nsf/display?openform&ievref=801-30-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英)肯尼迪,(英)布爾恩 编;唐其竞等译. .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09: 505. ISBN 01-1998-2609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