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櫆
劉大櫆(1698年—1779年),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安徽省桐城县(出生地在今枞阳县境)人,清朝文学家,為“桐城派”代表。
刘大櫆 | ||
---|---|---|
大清黟縣儒學教諭 | ||
籍貫 | 安徽省桐城县 (今枞阳县横埠镇周岗村周庄组) | |
族裔 | 漢族 | |
府邸 | 安徽省桐城县 (今周岗村周庄组15号,现在基本倒塌) | |
字號 | 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 | |
出生 | 1698年 | |
逝世 | 1779年 | |
墓葬 | 枞阳县金社乡向荣村云丰组张家大洼山南麓 | |
經歷 | ||
| ||
著作 | ||
|
生平
應鄉試,兩中副榜,未中舉人。後應博學宏詞試,為張廷玉所黜,以教書為業,直到老年,默抑以終。劉大魁是桐城文派“三祖”之一,是方苞的得意門生,也是姚鼐的老師。劉大魁補充方苞理論,認為“義理、書卷、經濟”是文章的材料和內容,而“神、氣、音節”是作家之“能事”。方東樹曾說:「學博(劉大櫆)論文主品藻,侍郎(方苞)論文主義法。」讀誦時能聲情並茂,見《清史稿》:「劉大櫆修幹美髯,能引拳入口[1],縱聲讀古詩文,聆其音節,皆神會理解。」著有《海峰詩文集》、《論文偶記》、《評選唐宋八家文鈔》。《清史稿》有傳[2]
代表作品
- 《西山》
- 西山过雨染朝岚,千尺平冈百顷潭。
- 啼鸟数声深树里,屏风十幅写江南。
- 《骡说》
乘骑者皆贱骡而贵马。夫煦之以恩,任其然而不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不得不然者,世之所谓贱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行止出于其心,而坚不可拔者,世之所谓贵者也,然则马贱而骡贵矣。虽然,今夫轶之而不善,榎楚以威之而可以入于善者,非人耶?人岂贱于骡哉?然则骡之刚愎自用,而自以为不屈也久矣。呜呼!此骡之所以贱于马欤?
《游三游洞记》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涔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徙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參考文獻
- 注:引拳入口,謂語出拳拳,音有神氣也。或言以口吞拳,謬矣。
-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列传二百七十二·文苑二·刘大櫆传》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桐城人。曾祖日燿,明末官歙县训导,乡里仰其高节。其后累世皆为诸生,至大櫆益有名。始年二十馀入京师,时方苞负海内重望,后生以文谒者不轻许与,独奇赏大櫆。雍正中,两登副榜,竟不获举。乾隆元年,苞荐应词科,大学士张廷玉黜落之,已而悔。十五年,特以经学荐,复不录。久之,选黟县教谕,数年告归。居枞阳江上不复出,年八十三,卒。
大櫆修幹美髯,能引拳入口。纵声读古诗文,聆其音节,皆神会理解。桐城自方苞为古文之学,同时有戴名世、胡宗绪。名世被祸,宗绪博学,名不甚显。大櫆虽游苞门,传其义法,而才调独出,著海峰诗文集。姚鼐继起,其学说盛行於时,尤推服大櫆。世遂称曰“方刘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