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
桐城派,中國清朝散文流派。創始人方苞,繼承者眾,流傳甚廣,劉大櫆為承先啟後者,姚鼐為集大成者,三人有「桐城三祖」之稱,後繼者有方東樹,其後桐城派中興者為曾國藩。
主張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並重,樹立了桐城派古文之風範。
得名
桐城派的主要作家方苞、劉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因此得名。程晉芳、周永年便戲謂姚鼐說:「昔有方侍郎,今有劉先生,天下文章,其出於桐城乎?」(姚鼐《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從此學者輾轉傳述,號曰「桐城派」。
清代及之前的桐城大體包括今日的桐城市、樅陽縣以及安慶市宜秀區的一些地區。1949年2月18日,共產黨政府劃桐城東南鄉以及廬江、無為兩縣的少量地區設制桐廬縣,後又更名爲樅陽縣。2015年,樅陽縣又從安慶市被劃歸到銅陵市。這導致了一些桐城派的名人在今日地域歸屬的問題上有些爭議。
背景
清初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講求經世致用,看不起明末反傳統、倡性靈的公安派、竟陵派等浪漫文學。方苞提倡「義法」說,主張作文為了宣傳義理(義,所指內容要言之有物。法,形式要言之有序),而義理主要指孔孟、程朱的道統。他的主張,正好和滿清政府尊崇理學和道統的國策配合。
發展
主張
桐城派以“道统自任”,戴均衡《方望溪先生集外文补遗序》说:“平心论之,宇宙间无今汉学家,不过名物、象数、音韵、训诂未能剖析精微,而于诚、正、修、齐、治、平之道无损也;而确守程、朱如先生者,多一人则道看一方,遂以昌明于一代。”梁启超说:“桐城派又好述欧阳修‘因文见道’之言,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者互相轻。”
方苞
桐城派的基本理論,是從方苞開始建立的。他繼承唐、宋古文運動「文」「道」合一的主張,強調「義法」,「義」即「言有物」,指文章應有內容,「法」即「言有序」,指寫文章要講結構條理。方苞以六經、論語、孟子為文章最早的根源,其次為左傳、史記;其次為唐宋八大家,最後是明朝的歸有光。
方苞主張為文應追求雅潔,主張古文中不可入語錄中語、魏晉六朝人藻麗俳語、漢賦中板重字法、詩歌中雋語、南北史佻巧語。他反對文章裏雜有小說,又不同意柳宗元、蘇軾的引用佛家語。
劉大櫆
劉大櫆補充了方苞的理論,強調「神、氣、音節」,以為「義理、書卷、經濟者」,是「行文之實」,是「匠人(文人)之材料」,而「神、氣、音節者」,「匠人之能事」。他又提到「文貴奇」、「文貴高」、「文貴遠」、「文貴簡」、「文貴疏」、「文貴變」、「文貴參差」、「文貴去陳言」,深入闡發古文寫作技巧。
評價
桐城派總結歷代古文家的經驗和方法,對於提高寫作古文的能力有一定作用,寫作態度嚴肅。文章大多結構嚴謹,語言洗煉,措詞得體,立意明確。其缺點為過於求雅,避忌過多,使文學語言反而失去活力,而且過於著重儒學道統,排斥其他文學。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说:“平心而论,‘桐城’开派诸人,本狷洁自好,当‘汉学’全盛时而奋然与抗,亦可谓有勇,不能以其末流之堕落归罪于作始。然此派者,以文而论,因袭矫揉,无所取材,以学而论,则奖空疏,阏创获,无益于社会;且其在清代学界,始终未尝占重要位置,今后亦断不复能自存,置之不论焉可耳。”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凡例》有曰:“桐城派古文家多倡‘因文见道’之言,囿于宋儒义理,未通汉学家法,与朴学异趣,故不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