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刻京本通俗演義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全傳
《新刻京本通俗演義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全傳》,簡稱《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包龍圖判百家公案》或《百家公案》,俗稱《包公案》,乃中國明朝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一部公案小說,由安遇時[註 1]及多位不明人士所合著[1],福建書林「與畊堂」朱仁齋繡梓[2]及刊行於建陽[3],內頁題註「全補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字樣[4],刊本卷首含《國史本傳》及《包待制出身源流》,全書共10卷100回。該书以北宋清官包拯(包公、包待制)為主角,叙述了在其任內所經歷的百余宗經典斷案過程,與《施公案》、《藍公案》併稱中國古典文學「三公奇案」代表作,也因故事情節獨特而得以在華人傳統民俗中廣為流傳。
簡介
该小说塑造了清正廉明的包拯形象,对后来的《三侠五义》有重要影响。最早《宋史》只记包拯“割牛舌” 一案图。胡适在《三侠五义·序》說包公“是一個箭垛式的人物”[5],民間的傳說將各種各樣的斷案故事都投射到他身上,元、明兩代的戲曲小說不斷的擴充包公故事,元代有关汉卿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无名氏的《包待制陈州粜米》,郑廷玉的杂剧《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李潜夫的雜劇《包待制智勘灰闌記》。
《包公案》一書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推理小说[6]。但《包公案》中的許多案件的偵破,不見得有精彩的推理工夫,常常是因為冤魂託夢。
參考來源
- Patric Hanan(美国). . 由王秋桂 等人翻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ISBN 7301134975 (中文(中国大陆)).
- 涂秀虹.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年. ISBN 7010178917 (中文(中国大陆)).
- 馬幼垣. . 臺灣: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07年9月11日. ISBN 9570831650 (中文(臺灣)).
- 张宁; 辽宁省古代文学学会; 辽宁省公安厅.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省丹东市: 辽东学院). 2016年, (第2期). ISSN 1672-8572 (中文(中国大陆)).
- 胡適:《中國古典小說研究》
- 于震. . 培育文化出版社. 2010年3月4日: 23. ISBN 9789866439230 (中文(臺灣)).
- 文獻書目
- 朱万曙,《明清两代包公戏探微》,《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7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