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of BUPT),简称北邮信通学院,英文简称SICE,是北京邮电大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单位,校内编号为11,主要研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下设多个实体。[1]学院的学科和专业源自于北京邮电大学1955年建校时创建的有线电工程系和无线电工程系。[2]2017年,由该院负责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3]
|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of BUPT | |
| 类型 | 学院 | 
| 隶属 | 北京邮电大学 | 
| 院长 | 刘韵洁 | 
| 党委书记 | 景晓军 | 
| 地址 |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南丰路一号(沙河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十号(海淀校区) | 
| 网站 | sice.bupt.edu.cn | 
历史[2] [4]
    
    北京邮电学院时期(1955年-1993年)
    
北京邮电大学时期(1993年-至今)
    
- 1997年,无线电工程系被取消,电信工程系更名为电信工程学院,设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
 - 2000年,全国院系调整,信息工程系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设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信息安全、数字媒体艺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六个专业
 - 2004年,北京邮电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启动,电信工程学院协助了该项目中的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的创办与培养,日常管理交由国际学院负责
 - 2008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两个专业脱离学院,成立计算机学院
 - 2009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成立,设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四个专业
 - 2012年,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脱离学院,成立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5]
 - 2020年,信息工程专业脱离学院,成立人工智能学院[6][7]
 - 2022年,新增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本科专业
 
组织结构[8]
    
- 5个教研中心:
 
注释
    
- 学生大一、大二年级按照大类进行培养教学。在第四学期结合本人志愿和专业人数限定,确定各自专业。第五学期开始分流至两个专业培养[11]
 
外部链接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官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参考资料
    
- . sice.bupt.edu.cn. [202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5).
 - . sice.bupt.edu.cn. [202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5).
 - . m.sohu.com. [2022-02-05] (英语).
 - 许雲龙, 《北京邮电大学校史》编委会.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5: 633页. ISBN 7563511652.
 - . sdmda.bupt.edu.cn. [202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
 - . www.bupt.edu.cn. [202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
 - . ai.bupt.edu.cn. [202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
 - . sice.bupt.edu.cn. [202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5).
 - . sice.bupt.edu.cn.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 . sice.bupt.edu.cn.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务科.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020 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9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