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

三弦中国传统彈撥乐器。共張三根,故名“三弦”。在崑曲淮海戲大弦子戲等戲曲與單弦大鼓三弦書等曲藝中為主奏樂器,亦用於京劇的「三大件」、江南絲竹的「八大件」、廣東音樂的「五架頭」、南管上四管。由於其獨特音色,在民族樂團中有重要的地位。有大量由戲曲伴奏音樂和古琴曲移植的合奏曲,卻缺乏專為發揮三弦特色之獨奏曲。

十九世纪的三弦和琵琶演奏者。
大三弦
三弦

流行於中國北方的三弦稱為大三弦大鼓三弦京三弦,一般長122厘米,流行於中國南方的三弦稱為小三弦曲弦南三弦南弦子,一般長95厘米。1920年代出現加弦三弦,並未普及。2000年代末,王振先改良加弦三弦,並編寫相關文章。

三弦自福建传至琉球演变成三線,至日本成为三味線

歷史

在文獻上,三弦名稱最早出現於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1],但無法確定是否唐代三弦與現代所稱的三弦是否相同[2]

三弦兴盛于元代,是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明代杨慎认为“今次三弦,始于元时”。

清朝毛奇龄認為三弦為秦朝樂器弦鼗演變而成[3]。其說法來自《舊唐書》,但《舊唐書》記載弦鼗為琵琶的前身,與毛奇齡說法不一。

三弦也是滿族傳統樂器,如《欽定滿族祭神祭天典禮》中就記載以三弦作為奏神樂的樂器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何昌林主張三弦為滿族所發明,在唐朝時,渤海國進貢的渤海琴即為三弦。

構造

三弦包括琴身(包括琴頭、琴頸、琴身、皮膜)、琴弦系統(包括琴弦、弦軸、码子和指甲)

琴身

  • 琴頭
    上端為鋤頭狀或是書卷狀,或飾以象牙片或骨片,下開弦槽及弦軸孔,左邊裝2弦軸,右邊裝1弦軸
  • 琴頸
    上接琴頭,下接琴身,琴頸上端為山口,琴頸幾乎全為無品指板,指板與皮膜在同一水平面,琴頸下端一段向背彎曲與連接琴身。
  • 琴身
    又稱琴鼓,略程方形,以原木鑿空,或以木片膠合成木框,兩面蒙以蛇皮。
  • 皮膜

琴弦系統

三弦內外弦定為八度。外弦與中弦定為五度或四度,音域約三個八度。外弦與中弦定為四度者稱為『硬中弦』;外弦與中弦定為五度者稱為『軟中弦』。

演奏方法

琴身放在右大腿外側,左手持琴頸,琴身呈45度。戴假指甲彈奏。有时,三弦也像胡琴一样演奏。

音色

其音色干涩,音量大。1950年代至1960年代經蕭劍聲的改革,音色變為厚亮,大型的三弦音域多於3個八度

流传

  • 三弦传入琉球後發展成三線;三線傳入日本後,发展成三味线。在日本有把“三味线”称为“三弦”的习惯。另傳入越南後發展成彈三
  • 重金屬樂手何勇曾在创作演奏中使用三弦
  • 2011年李克勤演唱會中,三弦演奏家趙太生為李克勤伴奏,並與搖滾樂隊合奏

三弦演奏家

  • 趙太生
  • 白風岩
  • 李乙
  • 馮少先
  • 蕭劍聲
  • 趙承偉
  • 黃桂芳

主要樂曲

  • 合奏曲
    • 黑土歌》(三弦與樂隊)
    • 皇城根兒》(三弦合奏)
    • 江南春》(三弦與琵琶
    • 說書調》(三弦與蘇婭四胡
    • 迎新春》(三弦與揚琴
  • 獨奏曲
    • 風雨鐵馬
    • 越調
    • 沙漠之旅
  • 協奏曲

註釋

  1. 崔令欽《教坊記》卷1:「平民女以容色選入內者,教習琵琶、三弦、箜篌、箏等者,謂之搊彈家。」
  2. 楊慎昇庵外集》:「今次三弦,始於元時」
  3. 毛奇龄西河词话》:“三弦起于秦时,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响,谓之鼓鼓,唐时乐人多习之,世以为胡乐,非也”。

参见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