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利乔龙属

瓜利乔龙属学名:,命名自当地人传说中的恶魔gualichu),是一兽脚类恐龙模式种新谷氏瓜利乔龙()。该属生存于今天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北部,那里当时是从超大陆冈瓦纳分裂出来的一个南美洲岛屿。戈瓦里龙的残骸发现于乌因库尔组,年代为上白垩纪后期的早森诺曼阶至晚土仑阶,约9300万年前。

瓜利乔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晚期,
骨骼重建图,已知部分为白色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演化支 俄里翁龍類 Orionides
演化支 鳥獸腳類 Avetheropoda
属: 瓜利乔龙属 Gualicho
Apesteguía et al., 2016
模式種
新谷氏瓜利乔龙
Gualicho shinyae

Apesteguía et al., 2016

发现

左手的指骨和爪子

2007年2月13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制作标本人员新谷明子在Ezequiel Ramos Mexía水库以东的维奥兰特农场发现一具全新兽脚亚目动物残骸。2016年,该标本由塞巴斯蒂安·阿佩斯特圭(Sebastián Apesteguía)、内森·史密斯(Nathan D. Smith)、鲁本·华雷斯·瓦利埃里(Rubén Juárez Valieri)和彼得·马科维奇(Peter J. Makovicky)命名并描述。属名gualichu,一个当地民间传说中的恶魔。种名是为了纪念化石发现者新谷明子。[1]

正模标本MPCN PV 0001由缺少头骨的部分骨架组成。它包括背部的四块椎骨,尾巴中部的三块椎骨,一些肋骨,左肩带,左前肢,右下臂,两块耻骨的下端,右股骨,左股骨的下端,右胫骨和小腿骨的上端,跖骨和右脚的三个脚趾。大多数骨头在其原始解剖位置被发现,但大部分已被侵蚀破坏。[1]

由于两者尾椎的相似性,而且化石都是在乌因库尔组的维奥兰特地发现,瓜利乔龙被认为是南盗龙异名[2][3]但是后者的命名不符合ICZN第八章第五节第三条的要求,这意味着它是一个无资格名称[4]

叙述

复原图
人类的体型对比(估测)

与著名的霸王龙一样,6—7米(20—23英尺)长的瓜利乔龙也拥有缩短的手臂和(可能的)两根手指,尽管202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其第三掌骨足以容纳第三根手指。[5]瓜利乔龙的发现表明,肉食龙类也可能像暴龙科阿贝力龙科一样经历过同样的肢体退化,前提是该属首先是一种肉食龙类。[6]

分类学

复原图

瓜利乔龙的发现引出了大盗龙类与新猎龙科两种可能的分类位置:肉食龙类中新猎龙科下的一个分类群或者一个更接近虚骨龙类的兽脚亚目分类群。[1]

以下演化树根据塞巴斯蒂安·阿佩斯特圭(Sebastián Apesteguía)、内森·史密斯(Nathan D.Smith)、鲁本·华雷斯·瓦利埃里(Rubén Juarez Valieri)和彼得·马克维奇(Peter J.Makovicky)等人2016年的研究。[1]

异特龙超科 

中棘龙科

异特龙类

异特龙科

鲨齿龙类

鲨齿龙科

新猎龙科

三角洲奔龙

瓜利乔龙

新猎龙

吉兰泰龙

大盗龙类

以下演化树根据Porfiri等人(2018年)的研究。[7]虽然结果不同,但分析方式实际上与阿佩斯特圭等人(2016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它包含了两种新的大盗龙类,它们没有在后者的分析中出现。[1]

鸟兽脚类

始鲨齿龙

新猎龙

昆卡猎龙

高棘龙

异特龙

中华盗龙

单脊龙

假鲨齿龙

鲨齿龙

魁纣龙

马普龙

南方巨兽龙

虚骨龙类

瓜利乔龙

吉兰泰龙

大盗龙类

福井盗龙

大盗龙科

岩壁盗龙

特拉塔尼亚龙

大盗龙

气腔龙

南方猎龙

齿河盗龙

暴盗龙类

参考资料

  1. Apesteguía S, Smith ND, Juárez Valieri R, Makovicky PJ. . PLOS One. 2016, 11 (7): e0157793. Bibcode:2016PLoSO..1157793A. PMC 4943716可免费查阅. PMID 27410683. doi:10.1371/journal.pone.0157793.
  2. Mortimer M. . The Theropod Database Blog. 2016-07-13 [14 Jul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3. Cau A. . Theropoda. [14 Jul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4. Mortimer M. . The Theropod Database Blog. July 2016 [2020-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0).
  5. Ibrahim, Nizar; Sereno, Paul C.; Varricchio, David J.; Martill, David M.; Dutheil, Didier B.; Unwin, David M.; Baidder, Lahssen; Larsson, Hans C. E.; Zouhri, Samir; Kaoukaya, Abdelhadi. . ZooKeys. 2020-04-21, 928: 1–216 [2020-08-11]. ISSN 1313-2970. doi:10.3897/zookeys.928.47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英语).
  6. Davis N. . The Guardian. 13 July 2016 [13 Jul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7. Porfiri JD, Juárez Valieri RD, Santos DD, Lamanna MC. . Cretaceous Research. March 2018, 89: 302–319. doi:10.1016/j.cretres.2018.03.01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