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阳一郎
南部阳一郎(日语:/ Nambu Yōichirō ?,1921年1月18日—2015年7月5日),生於日本東京的日裔美國公民,世界知名粒子物理学家,去世前为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及费米研究所名誉退休教授[1]、大阪大學特別榮譽教授、大阪市立大學名譽教授、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學術顧問。
南部阳一郎 (なんぶ よういちろう) Yoichiro Nambu | |
---|---|
南部阳一郎 | |
出生 | 大日本帝国東京府東京市 | 1921年1月18日
逝世 | 2015年7月5日 日本大阪府豐中市· | (94歲)
居住地 | 美國芝加哥 日本大阪府豐中市 |
国籍 | 美國(1970-2015) |
母校 | 東京帝國大學 |
知名于 | 自发对称性破缺 |
配偶 | 南部智惠子 |
儿女 | 南部潤一(子) |
父母 | 南部吉郎(父) |
奖项 | 丹尼·海涅曼數學物理獎 狄拉克奖章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樱井奖 沃爾夫物理學獎 富蘭克林獎章 诺贝尔物理学奖(2008) 普朗克獎章 文化勳章 |
网站 | chicago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物理學 |
机构 | 芝加哥大学 |
博士導師 | 朝永振一郎 |
其他指导者 | 坂田昌一 |
著名學生 | 西島和彥 小林誠 益川敏英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南部阳一郎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弦理论的創始人之一,普世譽為「物理學的預言家」[2][3]。他從1960年代起就在粒子物理领域开展了许多超前時代的先驱研究,包括发现亚原子物理学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提出南部-约纳-拉西尼奥模型等。此外,他還提出量子色动力学的色荷規範,亦曾為彼得·希格斯發現希格斯機制提供重要建議。
早年生活與教育
南部阳一郎1921年1月18日出生于大日本帝國東京府東京市,2歲時因關東大地震而跟隨父親回到福井县福井市。从舊制福井中學(現福井縣立藤島高等學校)毕业后考入舊制第一高等學校。因就讀一高期間受到湯川秀樹在理論物理學方面的啟發,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1947年起更名为东京大学)理学部物理系学习,于1942年和1952年分别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期間參與了朝永振一郎研究室的研究。1949年,南部阳一郎被朝永推荐至大阪市立大学擔任副教授,次年升为教授,当时年仅29岁[4]。同期共事的還有西島和彥、中野董夫等人,他們日後都曾名列諾貝爾獎候選人。
1952年,南部应邀赴美,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访问研究。1956年起,任芝加哥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任教授[5]。1974年至1977年間兼任芝大物理系主任[6]。此外,他也在1970年取得美國國籍[7]。
職業生涯
南部陽一郎提出量子色动力学中的強交互作用色荷規範[8],開創了粒子物理學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的早期研究[9],並發現雙共振模型可以解釋弦的量子力學理論[10]。
在弦理論的創始人裡,南部尤具代表性[11]。弦理论中的南部-后藤作用以南部阳一郎和后藤铁男的名字命名。在粒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中,满足自发对称性破缺模型的玻色子也被称为南部-戈德斯通玻色子,這也成為希格斯機制的起源。
南部膺得了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及該校费米研究所的Henry Pratt Judson Distinguished Service名譽教授,是對他超過五十年的教授生涯的至高肯定[12][13]。
主要榮譽
南部教授獲獎無數。1970年,他獲得日本人首座丹尼·海涅曼數學物理獎。1986年,因对自发对称性破缺的研究,他获得了国际理论物理中心颁发的狄拉克奖章。[14]1994年,美国物理学会将当年樱井奖授予南部阳一郎,以表彰其对场论和粒子物理的贡献。[15]由於他将超导理论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引入到粒子物理中,开创了基本粒子物理的多个重要思想,因此与俄罗斯物理学家维塔利·金兹堡一起被授予1994/1995年沃爾夫物理學獎(日本人首個)。[16]2005年,因為對基本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贡献,他获得富兰克林奖章(日本人第2個)。[17]2008年10月7日,因发现亚原子物理学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当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亦成為首位美國籍的日裔諾貝爾獎得主及日本第3位諾貝爾獎暨沃爾夫獎雙料得主。[4]
此外,南部阳一郎还曾获得罗伯特·奥本海默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82年)[18]、马克斯·普朗克奖章(1985年)[19]和日本文化勋章(1978年)。
晚年與逝世
2010年11月12日,南部教授特別出席普渡大學教授根岸英一的諾貝爾化學獎慶祝會。兩人同為定居美國中西部的日裔諾貝爾獎得主,也都是東京大學校友[23]。不久後,南部返回日本大阪定居,兼領數個名譽教職。
2015年7月5日,南部因急性心肌梗塞在日本大阪逝世,时年94岁。但死訊直到7月17日才被大阪大學公開。[24][25][26]
参考文献
- . 芝加哥大学物理系. [2008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10日) (英语).
- .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0).
- .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7).
- . 诺贝尔基金会. [2008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7月25日) (英语).
- .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3).
- Grimes, William, , The New York Times, 17 July 2015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2)
- Matt Moore; Karl Ritter; Mari Yamaguchi & Herbert G. McCann. . NPR. Associated Press. 7 October 2008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8).
- Serway, Raymond; Moses, Clement; Moyer, Curt. . 3rd. Thomson Learning. 2004: 577 [19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3) –Google Books.
- Xing, Zhizhong; Shun Zhou. . .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23 [19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7) –Google Books.
- Pesic, Peter. .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2014 [19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6) –Google Books.
- Jones, Andrew Zimmerman; Robbins, Daniel. . . Hoboken, New Jersey: Wiley Publishing. 2010: 347 [19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9) –Google Books.
-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9月6日).
- Narins, Brigham. . Gale Group. 2001: 1613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5).
- .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 [2008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0日) (英语).
- . 美国物理学会. [2008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0日) (英语).
- . 沃尔夫基金会. [2008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0日) (英语).
- . 富兰克林研究所. [2008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0日) (英语).
- . The 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Medals Foundation. [2008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14日) (英语).
- (PDF). Deutsche Physikalische Gesellschaft. [2008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年6月28日) (德语).
- .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 . 産経WEST. 2015-07-17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0).
- 「大発見」の思考法 (文春新書)
- . [2015-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6).
- . 中国新闻网. 2015-07-17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 . NHK. 2015-07-17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7).
- . 大阪大学. 2015-07-17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