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吉尔伯特
卡斯·吉尔伯特(Cass Gilbert,1859年11月24日—1934年5月17日)是一位美国早期摩天大楼建筑师,建造了不少布雜藝術公共建筑,如法院、图书馆、议会大厦等。其著名作品包括伍爾沃斯大樓、美國最高法院大樓、明尼苏达州议会大厦、阿肯色州議會大廈、西維吉尼亞州議會大廈、底特律公共图书馆、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和公共图书馆等。
Cass Gilbert | |
---|---|
1907年像 | |
出生 | 美国俄亥俄州曾斯维尔 | 1859年11月24日
逝世 | 1934年5月17日 英国布罗肯赫斯特 | (74歲)
职业 | 建筑师 |
早年
吉尔伯特出生于俄亥俄州曾斯维尔,家里三子中的老二,其名来自远亲刘易斯·卡斯[1]。吉尔伯特的父亲塞缪尔·吉尔伯特是曾参加南北战争,也是美国海岸调查局的一名测量员。他的叔叔是查尔斯·钱皮恩·吉尔伯特将军[2][3][4]。九岁时,吉尔伯特一家搬到了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父亲去世后,他由母亲抚养长大,自小是长老会信徒[5]。自瑪卡萊斯特學院辍学后,他在17岁时进入圣保罗的亚伯拉罕·M·拉德克利夫建筑事务所,1878年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专业[6]。
职业生涯
吉尔伯特曾在麦金米德与怀特建筑师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然后开始与詹姆斯·诺克斯·泰勒共事。他设计了多个火车站,包括现存的小瀑布车站[1],此外也设计了明尼苏达州议会大厦等政府建筑[7]。从1882年到1898年,他一直在明尼苏达州工作[7]。
明尼苏达州议会大厦使吉尔伯特在全国出名,因此他在1898年前往纽约发展,并设计了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海關大廈[1]。1910年到1916年,他在美國美術委員會任职[8],1906年他被选为美国国家设计学院准院士,1908年成为院士,1926年到1933年担任院长。他于1934年当选为美國哲學會院士[9]。
影响
吉尔伯特是摩天大楼的先驱,伍爾沃斯大樓是其名作,备受赞誉[1]。但吉尔伯特在给一位同事的信中写道:“有时我真希望我从未建造过伍尔沃斯大楼,因为我担心它可能会被视为我唯一的作品,而你我都知道,无论它在大小和某些方面如何,它终究只是一座摩天大楼而已。” [11]
参考文献
- Christen, Barbara S.; Flanders, Steven. . W.W. Norton. 2001. ISBN 0-393-73065-4.
- Christen, Barbara S; Flanders, Steven (编). . W. W. Norton & Company. November 17, 2001: 293 [May 4, 2017]. ISBN 978-0393730654.
Chapter 1, footnote 4
- Blodgett, Geoffrey. First. Minnesota Historical Society Press. November 15, 2001: 4 [May 4, 2017]. ISBN 978-0873514101.
- . Geni.com. [May 4,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6).
- Blodgett, Geoffrey. . 2001. ISBN 9780873514101.
- Irish, Sharon. . Monacelli. 1999. ISBN 1-885254-90-3.
- Irish, Sharon. "West Hails East: Cass Gilbert in Minnesota" Minnesota History, April 1993, Vol. 53 Issue 5, pp 196–207
- Thomas E. Luebke, ed., Civic Art: A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 U.S. Commission of Fine Arts (Washington, D.C.: U.S. Commission of Fine Arts, 2013): Appendix B, p. 545.
- . search.amphilsoc.org. [2023-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6).
- (PDF). Washington, DC. 1948: vi [2023-06-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4-15).
- Letter to Ralph Adams Cram, 1920 quoted in Goldberger, Paul (2001) Cass Gilbert, "Remembering the turn-of-the-century urban visionary", Architectural Digest, February issue, pp. 1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