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納提克音樂
卡納提克音樂(羅馬化梵文:)是南印度的古典音樂傳統,源自娑摩吠陀等古代印度音樂文化。現今在印度卡納塔卡邦、安德拉邦、泰倫加納邦、喀拉拉邦、坦米爾那都邦等地均有流傳,尤其以清奈爲一大中心。
據傳,卡納提克音樂源自普蘭達拉•達薩(康納達語:)創作的音樂入門教材,後來由「卡納提克音樂三聖」(即蒂亞格拉賈、穆都娑婆彌、霞摩•舍娑帝利)發揚光大,產生了大量廣爲傳頌的名曲。卡納提克音樂的基本概念有:微分音()、音高()、拉格(,即調式)和塔拉(,即節拍型)。
卡納提克音樂以人聲爲主,其他演奏樂器包括旋律伴奏(現今一般用西洋小提琴)、打擊伴奏(一般用木丹加鼓)和持續低音伴奏(坦普拉琴)。其他常見的卡納提克樂器有:加塔姆、堪吉拉、莫辛、維努、維納琴等。
參見
- 印度斯坦音樂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