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捕鯨史

台灣捕鯨業始於台灣日治時期,1913年(大正2年)台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在墾丁南灣實驗捕鯨,1920年(大正9年)在大板埒正式設置捕鯨基地。1945年台灣政權更迭,約於1950年代中期重新投入捕鯨業,捕鯨基地改在香蕉灣海域。1981年(民國70年),因為環保意識與國際關注的壓力,立法禁止捕鯨行業。[1]

日治時期1920年代大板埒捕撈鯨魚

2018年,台灣最後一位捕鯨手張玉振辭世。[2] 2020年,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辦「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展覽台灣捕鯨的歷史,以及轉向鯨豚保育的歷程。[3]

另見

參考資料

  1. . 我們的島. PTS. 2016-01-04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3).
  2. 蔡宗憲. . 自由時報. 2018-07-22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3).
  3. .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