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地那
麦地那(阿拉伯语:,羅馬化:al-Madīnah,直译:城市,漢志阿拉伯語發音:[almaˈdiːna]),正式名稱為麥地那穆那瓦拉(阿拉伯语:,羅馬化:al-Madīnah al-Munawwarah,直译:光芒四射的城市,漢志阿拉伯語發音:[almadiːna almʊnawːara]),為沙烏地阿拉伯麥地那省省會及伊斯蘭教第二大聖城。2020年,麥地那人口約有1,488,782人[2],為沙烏地阿拉伯人口第四多的城市[3]。該城位於沙烏地阿拉伯西部麥地那省的核心地帶,面積58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為293平方公里,其餘地區由希賈茲山脈、空曠山谷、農地、古老休火山及內夫得沙漠組成。
麦地那 | ||
---|---|---|
那巴威清真寺(先知寺) | ||
| ||
麦地那 | ||
坐标:24°28′N 39°37′E | ||
国家 | 沙烏地阿拉伯 | |
省 | 麦地那省 | |
政府 | ||
• 市長 | 哈立德·塔希爾 | |
• 省長 | 費薩爾·薩勒曼 | |
面积 | ||
• 城市 | 589 平方公里(227 平方英里) | |
• 市區 | 293 平方公里(113 平方英里) | |
人口(2010[1]) | ||
• 城市 | 1,180,770人 | |
• 密度 | 2,004.7人/平方公里(5,192人/平方英里) | |
• 市区 | 918,489 | |
时区 | Arabia Standard Time |
麥地那在伊斯蘭傳統上被認定為三座最神聖城市中的第二位,其他兩座城市分別為麥加及耶路撒冷。622年,穆罕默德於該城建造先知寺,在伊斯蘭教而言尤為重要,並且該寺也埋葬了身為伊斯蘭教最後一名先知的穆罕默德。雖然對穆斯林而言並非必要,但他們會在一生中至少一次造訪該墓[4]。麥地那在伊斯蘭到來以前的原始名稱為雅士里布(發音:[ˈjaθrɪb];),該名稱也同時出現在《古蘭經》第33蘇拉同盟軍章中。在穆罕默德過世後,該城改名為麥地那安納比(,,「先知之城」),隨後改為「麥地那穆那瓦拉」,並進一步簡化為「麥地那」;沙烏地阿拉伯的路標會交互使用該城的通稱及正式名稱[4]。
遊客造訪麥地那,除了進行朝拜外,還會造訪當中的其他著名宗教地標及清真寺,如武侯德山、巴齊墓地及七清真寺等等。在沙烏地征服漢志後,當局對該地區及周邊地區的幾座墳墓和圓頂進行了拆除,擔心這些地方成為崇敬安拉以外的信眾(什爾克)朝聖地[5]。
与麦加一样,非穆斯林者(卡菲勒)被禁止进入麦地那,违者将遭到逮捕起诉、拘留审查和遣返。与麦加不同,非穆斯林者可以进入麦地那的郊区,而麦加则是连郊区都禁止卡菲勒进入[6]。
地理
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漢志,即北緯24.28°、東經39.36°,四面環山,海拔約六百至八百公尺,屬於山區高原城市,西距紅海約一百六十公里,南距麥加約四百公里。
氣候
麥地那(1985年─2010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33.2 (91.8) |
36.6 (97.9) |
40.0 (104.0) |
43.0 (109.4) |
46.0 (114.8) |
47.0 (116.6) |
49.0 (120.2) |
48.4 (119.1) |
46.4 (115.5) |
42.8 (109.0) |
36.8 (98.2) |
32.2 (90.0) |
49.0 (120.2) |
平均高温 °C(°F) | 24.2 (75.6) |
26.6 (79.9) |
30.6 (87.1) |
34.3 (93.7) |
39.6 (103.3) |
42.9 (109.2) |
42.9 (109.2) |
43.5 (110.3) |
42.3 (108.1) |
36.3 (97.3) |
30.6 (87.1) |
26.0 (78.8) |
35.2 (95.4) |
日均气温 °C(°F) | 17.9 (64.2) |
20.2 (68.4) |
23.9 (75.0) |
28.5 (83.3) |
33.0 (91.4) |
36.3 (97.3) |
36.5 (97.7) |
37.1 (98.8) |
35.6 (96.1) |
30.4 (86.7) |
24.2 (75.6) |
19.8 (67.6) |
28.6 (83.5) |
平均低温 °C(°F) | 11.6 (52.9) |
13.4 (56.1) |
16.8 (62.2) |
21.2 (70.2) |
25.5 (77.9) |
28.4 (83.1) |
29.1 (84.4) |
29.9 (85.8) |
27.9 (82.2) |
21.9 (71.4) |
17.7 (63.9) |
13.5 (56.3) |
21.5 (70.7) |
历史最低温 °C(°F) | 1.0 (33.8) |
3.0 (37.4) |
7.0 (44.6) |
11.5 (52.7) |
14.0 (57.2) |
21.7 (71.1) |
22.0 (71.6) |
23.0 (73.4) |
18.2 (64.8) |
11.6 (52.9) |
9.0 (48.2) |
3.0 (37.4) |
1.0 (33.8) |
平均降水量 mm() | 6.3 (0.25) |
3.1 (0.12) |
9.8 (0.39) |
9.6 (0.38) |
5.1 (0.20) |
0.1 (0.00) |
1.1 (0.04) |
4.0 (0.16) |
0.4 (0.02) |
2.5 (0.10) |
10.4 (0.41) |
7.8 (0.31) |
60.2 (2.37) |
平均降雨天数 | 2.6 | 1.4 | 3.2 | 4.1 | 2.9 | 0.1 | 0.4 | 1.5 | 0.6 | 2.0 | 3.3 | 2.5 | 24.6 |
平均相對濕度(%) | 38 | 31 | 25 | 22 | 17 | 12 | 14 | 16 | 14 | 19 | 32 | 38 | 23 |
来源:吉達地區氣候中心[7] |
社會經濟
- 該地區的財經税收多仰賴每年伊斯蘭教教徒朝聖人潮與觀光事業。
- 著名的麥地那綠洲地下泉水之蓄積極為豐富,其產物除椰棗之外,尚有水果、蔬菜及穀物等。
- 麥地那是宗教的作為城市發展之中心。
重要地標
歷史
- 早在公元前,猶太人已定居在麥地那綠洲,而其古名稱為雅特里布(或亞斯利普)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到公元6世紀,麥地那仍然是阿、猶混居之狀態。
- 公元622年,因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受威脅與迫害,而逃來此地,並改名為「麥地那——納比」,意為「先知之城」,簡稱「麥地那」, 麥地那成為繼希吉拉(即出走麦加)之后穆罕默德活動和壯大的場所,在此屢次擊敗了來自麥加城的阿拉伯古萊氏族人之攻擊,並成立最早的伊斯蘭教政權,所以成為大食帝國第一個首都。到661年,始遷至大馬士革。
- 1919至1924年,麥地那為漢志王國所統治。
- 1924年,麥地那被伊本·沙特所佔領,他后來成為沙特阿拉伯的第一位國王。
《明史》作默德那
参考文献
- . Statistical Yearbook 47 (2011). Central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 Information. [15 Nov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1).
- . worldpopulationreview.com. [2020-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8).
- . worldpopulationreview.com. [2020-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7).
- Howden, Daniel. . The Independent. 6 August 2005 [17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馆. 2016-02-04 [2021-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 . Jeddah Regional Climate Center. [7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4 March 2016).
- .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 . [2014-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