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圓模式

同心圓模式英語:),又稱為伯吉斯模式(),是第一個用於解釋社會階層於城市內的分布的模型。此模式於1924年由社會學家歐尼斯特·伯吉斯基於芝加哥的情況而創建。

五圈環的同心圓模式

同心圓模式描繪城市土地利用空間結構形式為五個同心環狀地帶,核心為中心商務區,其餘土地利用從商業中心區由內向外擴張。此模式影響了後來對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的研究,包括霍伊特模式(Hoyt model)及哈里斯-烏爾曼模式(Harris and Ullman model)。

假設

出價地租曲線
芝加哥地區的衛星圖像

伯吉斯以1920年代的美國芝加哥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心商業區(CBD)位在都市中央鄰近密西根湖畔,白天為繁盛的商業區,夜晚人潮散去,中心商業區幾乎沒有居民。商業區外是住宅區,首先是包括少數民族聚集區,是貧民聚集的舊區,之後是高級住宅區,沿著北邊的湖畔成圈環狀分布,遠離工業區。芝加哥的市郊已經有市郊化出現,城市外圍環繞著廣大的通勤帶,每天大量人口進入中心商業區。通過芝加哥的研究,而推論出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的形成。

伯吉斯基於一系列的假設而描繪出同心圓模式,他假設土地利用乃由生態過程引致,包括競爭、優勢、侵入和演替。通過出價地租機制(Bid-rent mechanism),地價由市中心向外下降,由於市中心的可達度高,能產生最高的回報,因此土地的競爭最劇烈,是最高地價所在。由於越遠離市中心,運輸成本越高,地租則較廉宜,出價地租曲線描述兩者之間的取捨,此曲線顯示了隨距遞減效應(Distance-decay effect),從商業中心區開始,呈隨距遞減的現象。

  • 伯吉斯假設有規律一致的地勢,沒有任何地區因為地勢上的差異而較有吸引力。
  • 在均質的地面上,所有方向的運輸同樣容易,因此形成圈環狀的城市擴展。
  • 市中心的競爭最劇烈,是最高地價所在,地價由市中心向外下降,由於不同土地用途有不同的付租能力,因而形成圈環結構。

圈層分布

同心圓模式
  通勤帶(Commuter zone)
  住宅區(Residential zone)
  工人住宅區(Working class zone)
  過渡地帶(Zone of transition)
  工廠區(Factory zone)
  中央商务区(CBD)

一般城市土地利用空間結構模式可劃分為五個圓形或環狀地帶:

  1. 中心商業區(CBD)
  2. 過渡地帶(Zone of transition):過渡帶混合了商業及住宅土地利用
  3. 工人住宅區(Working-class residential zone)
  4. 中產階級住宅區(Middle-class residential zone)
  5. 通勤帶(Commuter zone)

亦可如右圖所示劃分成六個圈環,但通常以五圈環較為普遍。

  1. 中心商業區(CBD)
  2. 工廠區(Factory zone)
  3. 過渡地帶(Zone of transition)
  4. 工人住宅區(Working class zone)
  5. 住宅區(Residential zone)
  6. 通勤帶(Commuter zone)

局限

  • 它假設一個均質平原,一個平均、不變的地勢,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
  • 實際上,土地可能局限某些行業的增長。
  • 沒有研究垂直的土地利用,只研究地面。
  • 各圈環界線清楚分開,現實中可能沒有明確的界限。
  • 城市再生與士紳化令理論中的「低階層住宅區」能找到更昂貴的物業。
  • 它沒有指出政治的影響和全球化的力量。

參見

參考資料

  • Geograph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 David Waugh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