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大學

名古屋大學日语: Nagoya daigaku英語譯名:),簡稱名大,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國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名大創基於1871年,前身名古屋帝國大學創立於1939年。2018年成為全國頂尖五校「指定国立大学法人」之一,2020年組成最大的日本國立大學法人東海国立大学機構」。

名古屋大學

名古屋大学校徽(新)
创办时间1871年(明治四年)
1939年(昭和十四年)(正式设置大学)
JIS代码0043
学校类型国立
校址愛知縣名古屋市千種區不老町1號
校區 日本
東山校區(名古屋市千種區)
鶴舞校區(名古屋市昭和區)
大幸校區(名古屋市東區)
豐校校區(豐川市穗之原)
教学机构
学部:
  • 文学部
    教育学部
    法学部
    經濟学部
    情報学部
    理学部
    医学部
    工学部
    農学部
研究科:
  • 14個
隶属國立大學法人東海国立大学機構
網站www.nagoya-u.ac.jp
位置

名大學術排名日本第三、世界百強,亦是物理學「坂田學派」、化學「平田學派」的根據地。截至2021年已產生諾貝爾獎得主7人、菲爾茲獎得主1人[1]

概要

名古屋帝国大学
名大地標「豐田講堂

名古屋大學的母體,是創立於1939年的名古屋帝國大學,這也是大日本帝國最後一所帝國大學

學術憲章

名大創校時已明定「創校精神」,2000年又將基本理念寫入了《名古屋大學憲章》。憲章強調重視自發性、創造性、先進性、國際性的教育,目標是「培育有勇氣的知識人」。現在,有勇氣的知識人(勇気ある知識人)已是國立大學法人名古屋大學的註冊商標(第4967427號)了。

校風特色

名古屋大學的校風以「自由、闊達、進取」著稱。首任校長以十七条宪法的「以和為貴」作為座右銘,而這也是全校的基本精神[2]

2015年,名大被聯合國婦女署選為全球5所「性別平等冠軍大學」之一[3]

排名·諾貝爾獎

在上海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榜中,名古屋大學位居世界第72日本第3[4](2016年),僅次於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其中十年皆位居世界前100名。

分科世界排名:物理學第17;化學第49。

名大已有諾貝爾獎得主7人,世界級科研成果迭出。裴聲國際的坂田模型PMNS矩陣岡崎片段野依不對稱氫化反應藍光LED皆誕生於名古屋大學。

在20世紀,名大校友或教授中,有2人(久野寧勝沼精藏)被提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人(大貫義郎)被提名諾貝爾物理學獎,1人(外山修之)被提名諾貝爾化學獎。進入21世紀後,總計在日本人諾貝爾獎得主當中,名大人佔有物理學獎暨全獎項的一半人數(迄2014年)[5]。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的7人當中,包括教授3人(野依良治赤崎勇天野浩)、博士5人(下村脩小林誠益川敏英、赤崎勇、天野浩)、學士3人(小林誠、益川敏英、天野浩)、特任教授1人(真鍋淑郎)。獲獎校友總數(5人)為日本第3

沿革

名大校碑
名大醫院

名古屋大學的建立可追溯自於舊名古屋藩評定所、名古屋町奉行所所開設的「名古屋縣臨時醫院·臨時醫學校」。

醫學校時期

  • 1871年 名古屋縣臨時醫院·臨時醫學校設立。
  • 1878年 更名為公立醫學校
  • 1881年 更名為愛知醫學校
  • 1901年 更名為愛知縣立醫學校
  • 1903年 更名為愛知縣立醫學専門学校
  • 1920年 根據大學法的規定,更名為愛知醫科大學
  • 1931年 移轉成為國立學校並更名為名古屋醫科大學

大學時期

  • 1939年 根據帝國大學法,以名古屋醫科大學為基礎的醫學部、新設立的理工學部,合併為名古屋帝國大學
  • 1942年 理工學部分割成理學部與工學部。
  • 1944年 南京國民政府主席汪兆銘病逝於名古屋帝國大學附屬醫院(11月10日)。
  • 1947年 更名為名古屋大學
  • 1948年 設立法經學部、文學部。
  • 1950年 法經學部分割為法學部與經濟學部。
  • 1951年 設立農學部。
  • 1977年 醫學部附屬的看護學校改組,設立醫療技術短期大學部。
  • 1991年 設立國際開發研究科。
  • 1992年 設立資訊研究科。
  • 1993年 教養部廢止。設立資訊文化學部。而成現在的九部體制。
  • 1995年 設立多元數理科學研究科。
  • 1998年 醫療技術短期大學部廢止、設立醫學部保健學科。
  • 1998年 設立國際語言文化研究科。
  • 2001年 設立環境學研究科。
  • 2003年 人類情報學研究科與工學研究科情報工學專業廢止,設立情報科學研究科。
  • 2004年 根據國立大學法人法,設立「國立大學法人名古屋大學」。
  • 2018年 被文部省指定為全國5校「指定國立大學法人」。
  • 2020年 組成「國立大學法人東海国立大学機構」。

設施

圖書館一隅
鶴舞校區

名古屋市内

名古屋大學的設施大都集中於名古屋市內。

目前共分為三個校區: 文系學部、資訊文化學部、理學部、工學部、農學部在東山校區,醫學部醫學科及醫學部附属醫院在鶴舞校區,醫學部保健學科在大幸校區。其中東山校區的校地面積約為700,000平方公尺。

東山校區

東山校區的校地主要是呈長方形狀。校園中間有一條南北向的大道將校園分成東西兩部。校園中心設有名古屋地鐵名古屋大學車站」以及一塊綠化區,向東通往豐田講堂;向西則是中央圖書館。西區南側主要供文部使用,並毗鄰教會名校南山大學

鶴舞校區

鶴舞校區橫跨昭和區鶴舞町和千種區花田町,面積是東山校區的八分之一。主要措施有北部的研究大樓、圖書館的醫學系分館等,南部有附屬醫院的病房大樓和診療大樓等。校園東側是名古屋工業大學,南側鄰接的是鶴舞公園,北側面向著若宮大通。最近車站是鶴舞驛。

大幸校區

大幸校區在名古屋市東區,校地面積是鶴舞校區的一半。主要措施有北部的保健專業本館、南館、配樓,中心部位大幸醫療中心,及南部運動場等。校園的東邊是愛知教育大學附屬名古屋小學暨初級中學,西南邊則是名古屋巨蛋。附近有名古屋巨蛋前矢田車站以及砂田橋車站。

名古屋市外

學院簡介

名大博物館,設有「名古屋大學諾貝爾獎研究Corner」
野依紀念物質科学研究館
野依紀念学術交流館

學士班(學部)

  • 文学部
    • 人文学科
  • 教育学部
    • 人間発達科学科
    • (附属中・高等学校)
  • 法学部
    • 法律・政治学科
  • 経済学部
    • 経済学科
    • 経営学科
  • 情報文化学部
    • 自然情報学科
    • 社会系統情報学科
  • 理学部
    • 数理学科
    • 物理学科
    • 化学科
    • 生命理学科
    • 地球惑星科学科
  • 医学部
    • 医学科
    • 保健学科
    • 附属病院
  • 工学部
    • 化学・生物工学科
    • 物理工学科
    • 電気電子・情報工学科
    • 機械・航空工学科
    • 社会環境工学科
  • 農学部
    • 資源生物学科
    • 環境生物学科
    • 応用生物科学科

碩士班(大學院)

  • 文学研究科
  • 教育発達科学研究科
  • 法学研究科
  • 経済学研究科
  • 理学研究科
  • 医学系研究科
  • 工学研究科
  • 生命農学研究科
  • 国際開発研究科
  • 多元数理科学研究科
  • 国際言語文化研究科
  • 環境学研究科
  • 情報科学研究科

相關單位

  • 環境医学研究所
  • 太陽地球環境研究所
  • 教養教育院
  • 高等研究院
  • 綜合保健体育科学中心
  • 生態科学研究所
  • 全国共同利用設施
  • 学内共同教育研究設施

學生生活

該校在帝國大學之中,擁有眾多當地學生的學校。愛知縣岐阜縣三重縣的學生佔了該校的7成多。

該校同時亦參加多種競技比賽,如舊帝國大學7校的七大戰及與大阪大學間的名阪戰

學生住宿

国际嘤鸣馆(英文名:Ohmeikan)是国际留学生和日本学生共同居住的场所。其中1层是公用的大厅(LOBBY),2层到6层是男生宿舍,7层到9层是女生宿舍。国际嘤鸣馆是每人一间13平方米左右的卧室,屋内有独立的洗手间,还有独立的阳台。每层分为南区和北区,每区各有一个公共活动室,厨房和洗衣房。

稱呼

在當地普遍都直接簡稱為名大 ,在論文、學術刊物等出版物也直接使用名大這個稱呼。在日本東海地區以外的地方,為了與明治大學的簡稱明大 作區別,因而使用作為稱呼。

知名教授及校友

物理學・材料學

化學・生物學

數學

  • 永田雅宜:知名數學家,永田環的提出者,京都大學教授。
  • 東屋五郎:日本數學家,提出東屋代數
  • 倉西正武:日本數學家,提出Cartan–Kuranishi prolongation theorem
  • 久保田富雄:日本數學家。
  • 小野孝:日本數學家。

思想・人文學

政治・商業

留學生

參見

註腳

  1. (英文) (PDF). Nagoya University. [2014-05-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7-14).
  2. 名大史ブックレット6 草創期の名古屋大学と初代総長渋沢元治
  3. . [2020-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4. . [2016-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5. . [2014-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