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尚年

吳尚年英語:),中華民國外交官。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曾任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三等秘書、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專員、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組長、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專門委員、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主任秘書/代理副院長、駐韓國臺北代表部釜山辦事處總領事銜處長、外交部國際組織司長等職務,現任駐波蘭臺北代表處大使銜代表。[9][1][註 1]吳尚年亦是參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資深官員。[13]

吳尚年
外交部刊登肖像照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駐波蘭代表
现任
就任日期
2023年8月[1]
前任陳龍錦[2]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際組織司長
任期
2021年3月[3]—2023年7月
前任陳龍錦[4]
继任孫儉元[5]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駐釜山處長
任期
2016年9月[6]—2021年3月
前任唐殿文[7]
继任林晨富[2]
个人资料
性别
国籍 中華民國
配偶連建辰[8]
母校國立政治大學
专业外交官
获奖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1987年、1989年、1991年)
外交部模範公務人員
(2006年)
学历
经历

家庭

吳尚年的丈夫連建辰,擔任過外交部駐愛丁堡辦事處長,後接任條約法律司長,成為外交部第一對「夫妻檔司長」。[8]兩人也曾同時任職於駐馬來西亞代表處。

職業生涯

2014年11月,立法院預算中心103年報告指出,外交部針對新進外交領事人員、外交行政人員的訓練計劃並未設定淘汰率,且近10年都沒有淘汰未適任人員,與同期公務人員錄取人員訓練相比有明顯有異。對此,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主任秘書吳尚年表示,今年訓練機制較往年嚴格,應立法院與監察院要求,已落實執行淘汰機制,除了自已申請退訓的,另有2名被認為不適合外交工作遭淘汰。說明考核是階段性進行以及參考美国国务院的機制,並強調因為曾有些案子出現,對外交部形象不是很好,對國家利益有影響,不希望以後發生這些問題,因此分數從嚴來訂定。[14][15]

2021年3月,對於世界卫生大会(WHA)將於5月召開,外交部國際組織司長吳尚年表示,臺灣模式的成功防疫受到國際肯定,也讓國際社會體驗到把臺灣納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急迫性與必要性,外交部會在累積國際的動能與聲量下,並考量國際情勢,用最恰當的方式進行推案。在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美國許多重要官員在不同場合表達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也獲得日本欧洲联盟理念相近國家呼應,政府對此表達感謝。[16]

2021年11月,外交部國際組織司長吳尚年與APEC秘書處首席执行官蕾貝卡(Rebecca Sta Maria)異地簽署備忘錄,代表政府捐贈150萬美元協助APEC推動經濟與技術合作計畫。[17]

2022年3月,臺灣與美國外交官員在華盛頓會面,對於臺灣擴大參與联合国系统與其他國際論壇等事宜進行討論,另就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发展援助等全球性議題交換意見。由中華民國外交部主任秘書徐儷文、國際組織司長吳尚年、駐美國代表蕭美琴、副代表王良玉、駐紐約辦事處長李光章、駐日內瓦辦事處長蘇瑩君,以及美國國務院國際組織局助理國務卿席森、副助理國務卿庫克(Nerissa Cook)與瑞伊(Jane Rhee)、APEC資深官員莫瑞(Matt Murray)、美國在台協會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等人員與會。[18]

注釋

  1. 2012年9月1日,中華民國外交部為統一駐外人員內部職稱,明定大使館、代表處設大使、公使,代表處對外仍稱代表、副代表;辦事處設總領事、副總領事,對外仍稱處長、副處長。[10][11]
    代表處館長為特任或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者任大使銜代表、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者任公使銜代表;辦事處長為簡任第十二職等者任總領事銜處長、副處長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者任副總領事銜副處長。[12]
    註:部分駐外機構名稱雖使用「辦事處」,但層級等同「代表處」,館長為代表。

參考資料

  1. .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2023年8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8月9日).
  2.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12).
  3.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3-08-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12).
  4.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2-03-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02).
  5. 國際組織司.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3年8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8月9日).
  6.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2-03-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21).
  7.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2-03-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11).
  8. 中央社. . 聯合新聞網. 2022年4月20日 [2022年5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18日).
  9. 國際組織司.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年10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3月21日).
  10. . 公眾外交協調會 (新闻稿).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11. 陳培煌. . 中央通訊社.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9).
  12. . 中華民國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8-06-13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13. 曾蘭淑. . 台灣光華雜誌. 2021年11月 [2022-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1).
  14. 曹伯晏. . 自由時報. 2014年11月18日 [2022年3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3月21日).
  15. 唐佩君. . 大纪元时报. 2014年11月18日 [2022年3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3月21日).
  16. 徐偉真. . 聯合新聞網. 2021年3月25日 [2022年3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3月21日).
  17. .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2021年11月19日.
  18. 劉奕廷. . TVBS新聞台. 2022年4月2日 [2022年10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28日).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