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
国货、本地货或国产货,是指本國企业品牌生產或製造的貨品,一般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舊時尤指中國製造的物品,相對於洋货、进口货、来路货、外国货、舶来品。如今,「國貨」一词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門,通常是指中国内地品牌生产的商品,在臺灣则是指台灣本土品牌製造的產品;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用语中,港澳台虽属“国内”却是“境外”的单独关税区,所以香港品牌產品在内地称为“港貨”或“香港貨”,台灣品牌產品称为“台货”或“台湾货”,中国大陆品牌产品在台湾地区称为“陆货”或“大陆货”。
概念
“ | 掌國貨之節,以聯門市。司貨賄之出入者,掌其治禁與其征廛。 | ” |
——《周禮·地官司徒·第二·司關》 |
中国先秦典籍《周礼》有载,古时官制有司徒掌管财政制度,司徒之下有司关、司门、司市等官职辅佐。司关负责记录进出国境财货的玺节,与司门、司市互相联合;检查携带货物出入的人、掌管有关治理的禁令、征收过关的货物税及货物存放仓库的租金。[1]
从上述内容可以得知,自古至今,货物与关税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现代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入关税费,除了为政府增加收入,另一个目的是调节国内市场,保护本地产业。[2] 对于本国生产货品而言,关税政策可以对其竞争环境和市场地位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财政部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入口税,那么相同类型的国内生产品将更具价格竞争力,因为进口产品的价格会更高,而国货的价格会相对较低;如果财政部对出口商品征收低额出口税,那么国货在区域或国际市场会更具贸易竞争力,因为其价格相对较低,有利于出口。国家政府可能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策略,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从而促进国货的发展,保护主义政策可以帮助国内产业发展壮大,提高国货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和竞争优势。
国产和国内生产
尽管“国产”和“国内生产”经常被用作同义词,但两者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区别。“国产”一词通常是指产品从设计、加工到生产程序,大部分都是在本国完成;“国内生产”是指产品在本国完成最终组装,但是产品设计、原料、零部件生产可能是在其他国家,并且不一定是由本国企业生产,可以是外国公司在本国内设厂生产的产品。
不同国家对本国产品的原产地标签,可能会有不尽相同的控制规范,对于工业产品、食品、药品等类型产品,可能也有不一样的要求。以加拿大竞争局的规定为例,“加拿大制造”必须包含51%以上总成本是在加拿大,并在加拿大完成最终成型的程序;“加拿大产品”至少包含98%(几乎全部)生产或制造总成本是在加拿大,并在加拿大完成最终成型的程序。如果生产商无法达到标准,则被禁止使用“加拿大制造”或“加拿大产品”的声明,但是可以使用不同的描述,来准确描述产品制造的过程,例如:“加拿大组装,零件来自[国家]。”[3]
参见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或「」。 |
在維基百科上搜尋"國貨" 、"洋貨"或"日貨" |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國貨”的内容 | |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 |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 |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 |
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 |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 |
维基学院上的學習资源 | |
参考资料
- 鄭玄、賈公彥. . 维基文库.
- . WTO经济导刊. 2009-11-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Michael O. Badejo. . Fillmore Riley.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