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建筑师协会

国际建筑师协会,原文为法文:Union International des Architectes,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Union of Architects,中文简称:国际建协,英文简称:UIA。总部位于法国巴黎[1]

历史沿革

早在国际建筑师协会成立前,1928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瑞士成立,成为第一个国际建筑师的非政府组织。1933年CIAM第4次会议通过了《雅典宪章》,标志着现代主义国际式)建筑在国际建筑界的统治地位。二十世纪四十五十年代现代主义如日中天,与此同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调于1948年6月28日在瑞士洛桑成立了国际建筑师协会,不同于CIAM的以建筑师个人为会员单位,UIA以国家和地区为会员单位的,当时有27个国家建筑师组织的代表参加。

进入五十年代以后,对于现代主义建筑持反思批评态度的建筑师开始增多,1956年,在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召开的CIAM第十次会议上,以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为首的一批年轻建筑师向国际式提出挑战,公开反对以功能主义机械美学为基础的现代主义理论。这直接导致了在1959年荷兰鹿特丹举行的CIAM第11次会议上,由于新老两派建筑师的严重分歧,导致CIAM宣告解散。

与此同时,UIA由于坚持各成员相互了解、彼此尊重的原则,没有受到当时建筑学术界新老两派斗争的影响。成功发展到现在,UIA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建筑师组织,世界建筑师大会也成为世界建筑师们交流思想的盛会。

宗旨和职能

国际建筑师协会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NGO),其宗旨是联合全世界的建筑师,不论他们的国籍(nationality)、种族(race)、宗教政治信仰(religion)、职业训练和建筑学说如何(architectural achool of though),建立起相互了解、彼此尊重的关系,交换学术思想和观点,吸取经验,扩大知识,取长补短,在国际社会代表建筑行业,促进建筑和城市规划不断发展。确定建筑师的职能,在各个领域促进建筑教育的发展,建立职业范围,积极支持各国的建筑师组织维护建筑师的权利和地位,促进建筑师及有关人员之间的国际交流活动。

国际建协要求其成员以最高的职业道德和规范,赢得和保持公众对建筑师诚实和能力的信任;强调与质量、可持续性发展、文化和社会价值相关的建筑的作用和功能以及与公众的关系;通过重建遭到毁坏的城市和乡村,更有效地改善人类居住条件;更好地理解不同的人群和民族,为实现人类物质和精神的追求而继续奋斗;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维护和平,反对战争。

国际建协的正式语言为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工作语言为英语法语。国际建协的主要活动有每3年召开1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新的理事会;并在同期举行世界建筑师大会(WORLD CONGRESS OF ARCHITECTS,UIA),每次大会确定一个学术交流主题,一般有2000至8000名建筑师参加。国际建协还通过专业工作组组织各国建筑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和支持举办建筑、城市规划和建设展览会。每3年评审和颁发1次国际建协金奖和专业奖。国际建协的出版物有会讯(月刊)、会员名册、大会和学术会议文集以及有关建筑和城市建设的文献。

组织机构

国际建协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每3年举行1次,代表名额由1-11不等,根据会员组织所在国的人均GNP和建筑师的数量而定,计算方法经会员大会批准。代表大会确定该组织的总方针,选举理事会和执行局成员。理事会由5个区域中每区的4个理事国代表和执行局9位成员(主席、上届主席、5位副主席、秘书长、司库)组成。秘书处负责协会的日常事务,经费来源于会员上交的会费。

国际建协目前共设有23个专业工作组,包括:建筑能源人居持续发展、建筑遗产、教育与文化空间、体育、娱乐与旅游、城乡规划、工作场所与商业空间、热带建筑、建筑与森林保护、医疗卫生建筑、建筑与生态宗教建筑、人类居住、无家可归者的居所、建筑职业实践(秘书处工作由美国和中国建筑学会共同负责)、中等城市及全球城市化、城市居住与自然灾害、科学与高科技设施、建筑遗产信息中心、战后城市重建、国际竞赛、未来建筑、北京之路(该工作组秘书处设在中国建筑学会内)。国际建协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A级咨询组织。

国际建协的会员组织(UIA Section)分为正式会员(Member,有投票权)、临时会员(Temporary Member,无投票权)和准会员(Admission Member,无投票权)3 类,不设个人会员。正式会员(会员人数不少于50人)应是代表该国、地区或领地职业建筑师的主要团体,应能独立自主处理内部事务和行使管理权力。临时会员:国家、郡县联合地区或领地的学术组织,该组织建筑师少于50人,非单一建筑师团体的专业学术组织。准会员:与建筑师职业相关、有意参加国际建协活动的其他国际组织。每个国家、郡县联合地区(Regional Group of Counties)或领地(Territory),仅允许一个正式会员或临时会员代表其建筑师参加国际建协。国际建协现有会员组织92个,其中正式会员89个,临时会员3个,另外还有准会员7个,代表世界上近100万建筑师。按地理划分为5个区域。

1区—西欧

14个正式会员

2区—中东东欧

26个正式会员

1个准会员

3区—美洲

19个正式会员

2个临时会员

1个准会员

4区—亚洲澳大利亚

17个正式会员

2个临时会员

5区—非洲

13个正式会员

4个准会员

国际建协历届主席

1948~1953年 阿伯克罗毕(Sir Patrick Abercrombie)

1953~1957年 楚米(Jean Tschumi)

1957~1961年 马多尼斯·莱斯塔(Hector Mardones-Restat)

1961~1965年 马修(Sir Robert Matthew)

1965~1969年 波多因(Eugene Beaudouin)

1969~1972年 马汀(Romon Corona Martin)

1972~1975年 奥拉夫(Georgi Orlov)

1975~1978年 巴拉(Jai Rattan Bhalla)

1978~1981年 摩尔(Louis de Moll)

1981~1984年 拉霍兹(De la Hoz)

1984~1987年 斯托伊洛夫(Georgi Stoilov)

1987~1990年 哈克尼(Rod Hackney)

1990~1993年 马杰柯杜米(Olufemi Majekodunmi)

1993~1996年 都罗(Jaime DURO Pifarre,西班牙

1996~1999年 莎拉( Sara Topelson de Grinberg,墨西哥

1999~2002年 斯戈泰斯(Vassilis Sgoutas,希腊

2003~2005年 杰米莱纳 (Jaime LERNER, 巴西)

历届世界建筑师大会

中国与国际建协

中国建筑学会自1955年参加国际建协以来,曾有多人次担任国际建协的领导职务。南京工学院院长、院士杨廷宝1957年至1963年任国际建协副主席;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何广乾1978年至1985年任国际建协理事;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院士、教授吴良镛1985至1991年任国际建协理事、副主席;建设部原副部长、院士周干峙1991-1996年任国际建协理事;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叶如棠自1996-2002年担任国际建协理事。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2002年7月当选国际建协理事,任期2003-2005年。

1999年6月23日至26日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注册报名6,681人,其中境外代表2,185人,国内代表4,496人(包括在校学生2,328人)。会议出版论文集四卷共计16,232册;32,670人次参加了大会报告和学术讨论;大会期间共举办12个展览,接待观众92,000人次。大会发布了《北京宪章》,这是继《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之后国际建筑界的第三个宪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註釋

  1. . [2017-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9).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国际建筑师协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